飞机坟场都能被垄断?中国退役的大飞机,为何必须拉到美国去拆解 中国未来要处理的退役飞机,数量其实挺惊人的,从2020年到2040年,预计得有4000架民航客机退休,这么多旧飞机堆着不处理肯定不行,但麻烦的是,这些飞机大多没法自己拆——不是不想,是有不少绕不开的坎儿。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协议限制,当初买这些飞机的时候,跟空客、波音签的合同里早写好了,核心零部件的处置权压根不算买家的,发动机、航电系统这些“值钱货”想拆下来复用?得经过原厂认证,甚至得由指定机构动手,不然就算拆下来也是废铁。 2022年底南航那5架空客A380集体退役,没一架留在国内,全浩浩荡荡飞了美国莫哈维“飞机坟场”,说白了就是合同里早把“后事”安排明白了,所以这不仅是买飞机,更是给欧美拆解厂提前送订单,更坑的是连拆解产生的废料处理标准都得按原厂规矩来,国内早年连碳纤维复材的分解技术都没有,想合规都没门路。 光靠合同锁喉还不够,咱自己的拆解产业确实没跟上趟,直到2019年,国内才冒出首张飞机拆解维修许可证,拿证的中龙欧飞算是独一份专业选手,剩下8家都是半路出家的“兼职玩家”。 反观美国,光莫哈维一个坟场就垄断了大半生意,全球97%的拆解企业都攥在欧美手里,拆解不是瞎拆,得保证零件完好,空客在欧洲能做到90%的回收率,咱早年连70%都费劲,拆下来的复合材料只能当垃圾埋,南航贵州去年搞了个市场化拆解,航材复用率冲到98%,但这也就是个例,全国能这么干的没几家。 更关键的是,拆下来的零件得能卖出去才算赚钱,全球航材市场认的是FAA或EASA的认证,国内拆解的零件没这张“通行证”,只能在自家门口打转,美国拆解厂背靠全球供应链,拆下来的发动机翻新后能直接卖给东南亚航司,咱拆出来的零件再好,没认证也是白搭。 2024年,成都空客服务中心虽然拿到了多国维修许可证,但刚起步的产业链哪能跟美国几十年的老底子比,人家拆飞机能带动15倍的产业规模,咱2023年整个双流航空维修产业才83.5亿,还差得远。 说穿了,这垄断不是人家逼的,是咱航空业的“成长痛”,早年买飞机时没想着“后事”,核心技术没攥在手里,法规和产业也慢了半拍,可不就只能看别人脸色。 不过也别太泄气,成都空客中心已经能拆A320、A330了,南航也在搞西南循环中心,C919量产了,以后买自家飞机,合同条款就能硬气点,只是这破局得等,4000架退役飞机还在排队,短期内该送美国还得送。 毕竟,航空产业的账,从来都是十几年前就欠下的,现在只能慢慢还,好在咱已经开始补作业了,总比一直当冤大头强。
飞机坟场都能被垄断?中国退役的大飞机,为何必须拉到美国去拆解 中国未来要处理的
茂盛楼兰
2025-10-15 11:16:57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