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下架中企商品再挥“霸权棒”,以彼之道破垄断正当时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再出“封

虎哥爱玩拍旅游 2025-10-15 10:46:30

美下架中企商品再挥“霸权棒”,以彼之道破垄断正当时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再出“封杀令”,华为、海康威视等中企的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等产品,一夜之间从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集体下架。即便这些商品早已通过合规检测,仍被贴上“国家安全风险”的标签——这顶莫须有的帽子,不过是美国维系科技霸权的惯用伎俩。 回溯近年,这样的操作并不新鲜:2019年针对华为5G设限,2022年收紧芯片出口,如今又拿“安全”当借口打压中国智能设备。这一次次围堵清晰表明,别人制定的规则,随时能为卡我们的脖子而改写;握在别人手里的技术霸权,从不会主动退让。但这一次,我们不应只停留在抗议,更该用“对等手段”捍卫自身权益。 突破口,不妨瞄准Adobe这类形成事实垄断的设计软件。当前中国90%以上的专业设计成果,小到图片修图、大到视频特效,都依赖Adobe全家桶。背后隐患显而易见:一是数据安全风险,大量设计文件存于美方云端,涉密项目随时面临泄露可能;二是产业发展桎梏,中国每年要支付数千亿授权费,国产设计软件却因缺乏市场空间难以成长。 别再说“国产软件不够成熟”:中维数通的ZWPD三维设计平台,出图速度比国外软件快三倍,碰撞检查精度达99%,足以满足工业级需求;“泼辣修图”的功能也已直追Photoshop。我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放手尝试的决心与机会。 中国红外产业的逆袭就是最好的证明:曾被美国Teledyne FLIR公司垄断全球市场,遭制裁后被迫自主研发,如今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的探测器出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可见,外部压力恰恰是技术突破的“催化剂”。 具体对策其实很清晰:一方面,全面清理未经授权的Adobe软件,企业和机构停止新购许可,并为存量用户设定明确替代时间表;另一方面,在政府与国企采购中设立“非Adobe门槛”,招标文件明确不接受其生成的设计成果,为手绘、国产软件等打开空间。 美国能以“安全”之名下架中国商品,中国就有底气以“对等”之策反制垄断软件。短期切换工具或许有阵痛,但比起永远依赖他人、随时可能被“断粮”,这样的阵痛能换来产业自主的长远未来。中国的市场,理应由中国自己定规则——这不是对抗,而是对公平贸易的正当捍卫。

0 阅读:1
虎哥爱玩拍旅游

虎哥爱玩拍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