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加强稀土管制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基本无影响,因为我们使用的稀土大部分来自欧洲、

茂盛楼兰 2025-10-15 10:16:29

“大陆加强稀土管制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基本无影响,因为我们使用的稀土大部分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近期,台岛内这一声明引发大陆网友的热议。网友调侃道:那你知道欧美稀土是哪里来的吗? 台岛内这话说的,仿佛半导体产业的稀土供应链已经搭起了密不透风的墙,完全绕开了大陆似的。 先说说美国的稀土供应,按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的数据,美国去年稀土产量4.5万吨,占全球11.4%,看着确实能拿得出手,但产量和能用的稀土材料可不是一回事,美国本土的精炼产能至今没形成规模,要想把矿石变成半导体设备能用的高纯度材料,至少得等三年以上的建设周期。 这意味着美国挖出来的稀土矿,大概率还是得运到别处加工,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这里面的流向其实不难猜,更有意思的是台湾半导体产业最依赖的台积电,其3nm产线用的钕、镝等重稀土,九成以上直接来自大陆,就算想转用美国的“原料”,最后绕一圈可能还是得用中国精炼的成品。 再看欧洲,欧盟一直喊着要建自主稀土供应链,还搞了《关键原材料法案》,但实际情况却有点骨感,法日刚合资在法国建了个稀土回收工厂,号称除中国外唯一的大规模工厂,可预计年产量也就590吨钕和铽,连日本两成的需求量都未必能满足,更别说供应欧洲本土再转口台湾了。 而且,就算这工厂投产,也解决不了核心的精炼问题,目前全球能实现6N级稀土工业化生产的只有中国,欧洲想要高纯度稀土材料,还是得看中国的产能,台湾所谓从欧洲采购的稀土,追根溯源,原材料加工环节十有八九还带着“中国印记”。 日本的情况就更直白了,作为资源匮乏国家,日本每年要消耗数百吨镝和铽,这些稀土要么直接从中国进口加工品,要么从澳大利亚买矿石再运到中国精炼,虽说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签了供应合同,想绕过中国加工,但实际操作中,澳大利亚矿砂的杂质含量是中国的3.2倍,提纯成本得增加210%,而且关键的镝元素还凑不齐,台湾从日本拿的稀土,说白了就是“中国加工过的二手货”,只是换了个发货地址而已。 更关键的是数据不会骗人,2024年台湾从大陆进口的稀土就有6096.7吨,占了岛内绝大部分需求,其中半导体全产业链消耗的1500吨稀土几乎全来自大陆,台积电作为龙头企业,稀土原料超过90%依赖大陆,其光刻机里的磁性组件、化学机械抛光用的铈基抛光液,全是离不开大陆稀土的关键环节。 就算真能从欧美日拿到所谓的“替代供应”,成本和质量也得打个问号,台积电美国工厂试过用替代磁体,结果光刻机定位误差超了4倍,良率从92%跌到55%,单位成本涨了83%,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看表面来源地”的说法挺有意思,就像拿着经过好几手的货物,只认最后一个发货的快递单,却不管货物最初是在哪生产的,如今全球稀土产业链早就连在一起了,中国不仅占了69.2%的产量,更握着92.3%的冶炼分离产能,尤其是重稀土精炼几乎垄断,这种全产业链优势不是靠换几个供应商就能绕开的。 说到底,台岛内的这个声明更像是给自己画的一张“安心符”,可惜没看清全球供应链的真实脉络,而网友的调侃戳破的不是谎言,而是一种刻意回避核心问题的侥幸心理,稀土管制的影响从来不是看表面的采购清单,而是看谁掌握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在全球分工如此紧密的今天,想靠换个“货源标签”就高枕无忧,未免把产业竞争想得太简单了,毕竟供应链这东西,从来都是追根溯源算总账,不是看最后一站的发货地址。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