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看得人心里真不是滋味。 唐尚珺的故事早就不是新闻了。 他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复读了十几年。 人生最宝贵的青春都耗在考场上了。 现在好不容易要去读大学,又面临毕业即超龄的困境。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对他来说是根救命稻草。 可这根稻草能抓多久? 38岁,别人都拖家带口了,他才刚要开始找工作。 想想就心酸。 他选师范院校是因为觉得考公超龄,当培训老师也行。 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透着多少无奈。 现在政策变了,他又能考公务员了。 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还是被现实逼着做出的又一次妥协? 更讽刺的是,文章里还说要是读研读博就更没问题了。 他还有几个十几年能耗? 人生不是打游戏,不能一直读档重来。 每次选择都在消耗生命。 他的故事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太僵化了。 为什么非要让一个人付出这么大代价才能获得普通人都该有的机会? 年龄限制本来就是一种歧视。 能力难道不比年龄更重要吗? 看到有人调侃说他是“高考钉子户”。 这话说得轻巧,可谁愿意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 他不过是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这有错吗? 错的是这个总让人不得不走弯路的制度。 希望这次他能真正上岸。 别再折腾了。
这辈子最难学会的一门课叫生离死别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