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这回是真的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咽的“废铁”。而韩国这边也不再客气,直接撕破脸皮,韩媒更是把锅甩向中国,理由让人一头雾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从一开始,这项目就埋下了地雷。印尼那边财政吃紧,出钱不痛快。韩国那边也没少嫌弃,觉得印尼拖后腿。 合作刚走到一半,印尼就多次拖欠研发款,后来干脆开始打起退堂鼓。说白了,钱没跟上,信任也没了。韩国那边一看,这还搞个啥联合?于是两边互相翻脸,连基本的客气都没了。 印尼的态度是我花钱参与研发,是想要能飞的战斗机,不是交智商税。可现在,花了2000多亿,连基本的飞行性能都没保障,零件供应还一堆问题,维护成本高得离谱,这要放谁心里都窝火。 更糟的是,韩国在项目宣传上越吹越大,吹得好像这机子马上就能登场横扫亚洲天空一样,可真拿出来一看,连印度都嫌弃。 韩国这边倒也没闲着,他们的操作更妙,出了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自查,而是找借口、甩锅。媒体带节奏的能力,那真是一流。 先是说印尼没诚意,后又暗示“外部势力”插手合作,其中中国还被点了名,仿佛中国在背后搞小动作,破坏他们的“科技梦”。 这锅甩得,连印尼人都看愣了,这事跟中国有啥关系?难不成韩国的飞机飞不起来,也得怪中国的空气太稠?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项目失败,总得有人背锅。韩国国内民众一看,这战斗机研发了快十年,花了上千亿韩元,结果连量产都遥遥无期,财政压力还越来越大,心里不平衡啊。 于是,韩国政府和媒体就顺势找了个出口,印尼没配合,中国搞干扰,一切都是别人不行。这样一来,韩国自己的管理问题、研发漏洞、预算超支,全都被掩盖过去。 但印尼可不是吃素的。这几年,印尼在武器采购上被坑怕了,不管是美国的战机还是欧洲的潜艇,买回去不是被卡零件,就是被卡技术。这回好不容易和韩国合作,结果又被坑得体无完肤。 印尼军方高层一看,这再合作下去就是浪费生命,于是果断撤资。印尼媒体更是毫不客气地发文:这架所谓的“第五代战斗机”,压根连四代半都算不上,根本达不到实战标准。 而更扎心的是,印尼本来还幻想通过参与研发,掌握一点关键技术,将来自己也能造战机。结果现在啥都没学到,还落了一堆报废零件和财政黑洞。 至于韩国为什么不肯承认失败?很简单,面子问题。韩国这些年拼命往“防务出口大国”方向冲,先是K2坦克卖波兰,再是K9榴弹炮卖澳大利亚,现在又想靠KF-21打入国际市场。 可问题在于,他们的技术确实没完全到那个层次。很多关键部件,尤其是发动机和雷达系统,都依赖美国供货。 韩国国内的防务专家其实也明白,这场合作破裂的根源,不在印尼,也不在所谓的“中国干扰”,而在韩国自己太高估了研发能力。 KF-21的技术路线本身就复杂,加上缺乏核心技术突破,整个项目进度一拖再拖。到头来,不仅合作国跑了,自己国内的舆论还得想办法稳住。 于是你看,这种时候最方便的做法是什么?当然是找个外部敌人。这样既能转移焦点,又能让国民情绪有个出口。 可问题是,这种操作短期有用,长期只会让合作伙伴更警惕。印尼这次被坑惨了,以后谁还敢跟韩国搞联合研发?东南亚不少国家都在观望,想看看韩国的战机到底能不能交付。 现在好了,印尼的经验告诉大家,合作可以,但最好留个心眼。毕竟,韩国擅长的不是造战机,而是造新闻。 从这件事能看出一个很现实的道理,国际军事合作,拼的不是口头承诺,也不是宣传噱头,而是信任和技术。 印尼退出,表面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是信任彻底崩了。而韩国这次的表现,只会让更多国家意识到:它的防务产业,看似强大,实则脆弱。一旦离开外部供应链,整个体系就摇摇欲坠。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媒体还真把“中国”三个字挂嘴边,说什么“中国不希望韩国在高端军工领域崛起”,言下之意就是中国“看不得别人好”。 可他们忘了,中国都造出歼-20、歼-35了,谁还在乎你那架半成品KF-21?真要比,中国这边都在考虑第六代战机的方向了,韩国还在为一架四代半战机打广告,这水平差距一眼可见。 这事算是彻底揭了韩国军工的底。印尼被坑出局,韩国靠甩锅自保,而“外部势力”这个说法,更像是掩盖尴尬的遮羞布。 未来的教训其实很简单,合作要真诚,技术要扎实,吹牛救不了国防,甩锅更救不了信誉。 印尼这次虽然吃了亏,但至少看清了现实。而韩国呢?或许还能再找个新伙伴,但失去信任之后,谁还敢再掏2000亿去陪它玩? 有时候,一个项目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让别人相信你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废铁”,而且修都修不好。 信源:澎湃新闻-印尼无视韩国的付款“最后通牒”,KF-21或将迎来新的合作伙伴?
印尼这回是真的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
当永安
2025-10-14 16:48: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