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边答应对华出口铁矿石使用人民币结算,一边和美国签下关键矿产协议,还准备为新稀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典型的两头押注,一边盯着中国口袋里的真金白银,一边又想抱美国的大腿求安全感,把资源牌玩得那叫一个左右逢源。 先说铁矿石人民币结算这事儿,根本不是澳大利亚有多待见人民币,纯粹是被市场架着走的。中国每年要进口 12 亿多吨铁矿石,吃掉全球七成五的海运量,而澳大利亚2024年卖给中国的铁矿石就有7.4 亿吨,占了中国进口总量的六成,这可是实打实的经济命脉。 之前必和必拓还硬气,非要美元结算不说,还想把2025年长协价涨 15% 到 109.5 美元一吨,结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叫停了所有美元计价的货船,12 艘船都不让靠港。 这一下就戳中了澳大利亚的痛处,要知道中国港口里还堆着1.34亿吨库存,够钢厂用一个多月,根本不愁短期断供,反而必和必拓的矿堆在港口卖不出去,只能先服软。现在 28%的进口铁矿石都用人民币结算了,大商所的期货交易量是新加坡的8倍,人民币结算已经成了大势,澳大利亚不跟着走,难道等着喝西北风? 但跟美国签关键矿产协议,就是另一套算盘了,本质是想在战略资源领域另起炉灶。美国这两年对关键矿产抓得特别紧,2025 年初刚通过法案拨款建海外冶炼厂,还在凑50亿美元的采矿基金,国防后勤局光采购钴、锑、钽就砸了快9亿美元。 澳大利亚看准了这个机会,赶紧凑上去要分一杯羹,不仅在谈12亿澳元的关键矿产战略储备,还学美国搞起了最低限价。最实在的是真金白银砸项目,给托克集团旗下的Nyrstar公司批了1.35亿澳元,专门救南澳和塔斯马尼亚的两个冶炼厂,就是想让它们赶紧投产锑、锗这些战略金属,既能满足本国国防60%的锑需求,还能卖给东南亚赚钱。 稀土领域的动作更能说明问题,澳大利亚是铁了心要当美国的资源后花园。莱纳斯公司作为海外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占全球12% 的份额,之前靠出口矿砂到中国加工过日子,2024年上半年利润跌了三分之二,日子不好过。 自从中国2025年4月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澳大利亚立马转身抱美国大腿,莱纳斯不仅拿到美国国防部 2.58 亿美元的合同,在得州建分离厂,还赶在 2025 年 5 月搞出了氧化镝,号称中国之外首个能商业化生产重稀土的企业,6 月又炼出了氧化铽,步步紧逼。 政府也跟着加码,韦尔德山稀土矿产能要从3.6万吨扩到 6万吨,还规划了Yangibana等新项目,2025 年后能新增 3 万吨产能,摆明了要抢中国的市场份额。 这种左右摇摆的背后,全是利益算计。铁矿石是当下的饭票,所以人民币结算再不情愿也得接受。但稀土、锑这些关键矿产是未来的筹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国防都离不开,美国愿意砸钱扶持,还能帮着摆脱对中国加工的依赖,这种长期战略投资比卖铁矿石的短期收益更勾人。 不过这算盘打得再精也有风险,中国已经在降低对澳铁矿依赖,西芒杜铁矿品位66%,成本才60美元一吨,还能人民币结算,等产能释放了,澳大利亚的议价权只会越来越弱。 而关键矿产这边,美国的补贴不是白拿的,必然要绑定供应链,以后澳大利亚的稀土可能得优先供美国,想再卖给中国就得看脸色。更别说稀土加工本土化哪那么容易,现在海外冶炼产能才5万吨,就算新增2万吨,跟中国的产能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专家都说供应链多元化至少要一二十年,澳大利亚这会儿押宝美国,说不定最后两边都没讨到好。
刚看到个消息,差点没把我气笑。现货铁矿石都跌到80美元了,人家必和必拓扭头就
【3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