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7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

千浅挽星星 2025-10-13 16:42:23

[太阳]1937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她扛到炕上。片刻后,女兵解开衣襟,抱出一个满月的婴儿,含泪说:“大哥,以后就跟您姓吧,就叫王继曾!”   1937年,一个叫王继曾的婴儿,成为红军母亲吴仲廉的一个“负担”,在行军途中随时都有可能饥饿劳累而晕倒,也可能是在风雪里被追兵逼到绝路。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声婴儿的啼哭,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她没有奶水,身体虚弱,更知道把孩子托付给普通百姓,只会给对方带去灭门之灾,她必须找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善心的人。   最终,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含着泪请求对方收养,并给孩子取了一个饱含深意的名字:王继曾。姓王,是希望他能活下去;名继曾,是她和丈夫曾日三血脉的最后一点念想。   接下这份托付的,是王学文,他的身份很复杂,他是个家境殷实的地主,也是地方民团的大队长,但他生性宽厚,同情红军,从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他的善意,或许也源于自己内心的伤痛,他和妻子连生的几个孩子都没能活下来,中年丧子是他心底最深的遗憾,所以,当这个啼哭的婴儿被送到他面前时,这不仅仅是一次救助,更像是一种命运的补偿。   他没有丝毫犹豫,让刚生下孩子不久、正有奶水的妻子来哺育这个小生命,后来听闻吴仲廉被俘关在张掖监狱,他不怕惹上麻烦,带着妻儿赶去探望,当着这位母亲的面,许下了会待孩子如己出的郑重承诺,给了她人生最后的安慰。   先前王继曾听说自己的生父曾日三战死沙场,生母吴仲廉惨遭杀害,雪上加霜的是,王学文自己亲生的儿子也不幸夭折。   于是,王继曾成了王学文夫妇唯一的儿子和活下去的希望,他被视如己出,在王家彻底扎下了根。   王继曾品学兼优地长大,可那个被认为早已牺牲的生父,竟然在多年后奇迹般地找了回来,这一下,当年的托付从一个句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面对养育之恩和血脉亲情,长大了的王继曾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这时,王学文的承诺迎来了最终的考验,他没有自私地强留,反而耐心地开导养子,告诉他真相,让他自己选择,甚至劝他回到亲生父亲身边。 信息来源:王凤贤编著. 草地中的母与子 巾帼英烈[M]. 1995.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