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但这场 “救市行动” 真能让美国豆农松口气吗?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新收获的大豆,对华销售额直接挂了"零",这还是1998年以来头一遭。大豆价格也跟着跌,从每蒲式耳14美元跌到10美元,伊利诺伊州的农民算了算,每种一英亩大豆就要亏100到150美元,不少人只能卖掉家里的农机来周转。 眼瞅着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美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开始满世界找新买家。就在这个时候,东南亚的印尼和越南成了美国眼中的"救命稻草"。 今年6月,越南先跟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签了备忘录,说要采购14亿美元的农产品,这里面大部分是大豆;印尼虽然没签大合同,但2024年买美国大豆的量比前一年涨了83.5%,成了东南亚买美国大豆最多的国家。 可仔细一看就知道,这两个国家的"胃口"实在有限。印尼和越南加起来一年买的大豆,还不到中国的八分之一。而且他们对美国大豆收的关税不低,印尼收32%,越南收25%。 更关键的是,东南亚国家喂牲口主要用棕榈粕和椰子粕,这些都是当地产的,价格比大豆便宜不少。就算美国把大豆降价10%,运到东南亚的到岸价还是比巴西大豆贵600元一吨,根本没什么竞争力。而为了让东南亚国家多买豆,美国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美国农业部拿出3亿美元搞了个"区域农业促销计划",专门针对东南亚市场做宣传;特朗普政府还威胁说,如果印尼、越南不多买,就给他们加征关税。 可这些招儿效果都不怎么样,越南签了备忘录后,实际买的量远远没达标;印尼直接说要"保护本国农业",拒绝增加进口配额。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自己之前搞的贸易政策还帮了倒忙。 当初为了限制中国供应链,美国给东南亚国家加征了关税,结果从美国运大豆到越南的运费涨到了81美元一吨,比从巴西运过去还贵13美元。再加上东南亚港口效率不高,一艘货轮从美国开到印尼要多花10天时间,物流成本一涨,本来就没优势的价格更没法看了。 这边美国忙着拉拢东南亚,那边巴西却悄悄把中国市场抢了个差不多。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帮巴西升级了港口和铁路,让巴西大豆的运输成本降了10%,运到中国的时间也缩短了15%。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预计能突破1.1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5%,而美国的份额直接跌到了不足5%。 巴西还玩起了"差异化竞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种高蛋白大豆,蛋白含量比美国大豆高3个百分点,一下子就抢占了高端饲料市场。 反观美国,因为农民觉得种玉米更赚钱,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了8%,就算想靠降价促销,都没那么多豆子可卖。 其实这场大豆危机,就是中美贸易博弈的一个缩影。美国本来想靠加关税逼中国让步,却没料到中国早早就开始布局"去美国化"的供应链,不仅从南美多买豆,还推广低蛋白饲料技术,一年能少用800万吨豆粕。 而美国所谓的"盟友"也没帮上忙,日本说要"保护本国农民"不肯多买,印度则趁机要求美国取消钢铝关税。 现在美国大豆产业陷入了恶性循环:价格没优势导致市场流失,市场流失又让产能过剩。特朗普政府虽然承诺给150亿美元补贴,但农民们更想要的是稳定的订单。 有意思的是,当美国还在中东为以色列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时,自家后院的大豆危机却迟迟解不了,这或许就是盲目搞"霸权主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
萧兹探秘说
2025-10-13 14:51: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