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老蒋因傅作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密令毛人凤暗杀傅作义。毛人凤派出女特务胡丽萍执行任务,胡丽萍伪装成记者混入北平,但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1月的北平城,寒风裹挟着历史变革的气息。 东交民巷的一处公寓内,胡丽萍的尸体被晨起送报的报童发现。 她衣衫不整地倒在床上,脖颈处勒痕明显。 现场看似劫财害命,但梳妆台上未动的珠宝让案件蒙上迷雾。 床头柜上摆放的半杯茶水尚有余温,暗示着这场谋杀就发生在几小时前。 此时,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刚刚收到北平和平解放的密电。 他愤怒地将青瓷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立即行动!" 他对垂手侍立的毛人凤下达了暗杀傅作义的密令。 窗外,长江上的薄雾尚未散尽,这个决定注定要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特殊的一笔。 蒋介石的手指因愤怒而不停颤抖,他深知这可能是挽回败局的最后尝试。 傅作义此刻正站在北平德胜门的城楼上。 望着脚下这座千年古都,他想起三个月前与女儿傅冬菊的深夜长谈。 女儿带来的《和平宣言》让他辗转难眠,眼前浮现出抗战时期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场景。 城墙上的积雪映着月光,也映照出他内心的挣扎。 远处的钟声敲响四下,提醒着他黎明即将到来。 毛人凤回到保密局后,特意挑选了新人胡丽萍。 这个26岁的女特务刚从特训班毕业,对敌斗争经验尚浅。 但正因如此,她的身份更不易被识破。 在南京玄武湖畔的一处安全屋内,毛人凤亲自向她交代任务:"记住,你现在的身份是《申报》记者。" 他特别强调,"傅作义生性多疑,你必须表现得像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与此同时,北平公安局局长谭政文正在布置全城安保。 他特意调来曾经在傅作义身边工作过的老地下党员,组成特别警卫队。 这些队员熟悉原国军高层的行动规律,能更有效地防范暗杀。 谭政文还下令对全城的旅馆进行秘密排查,重点监控新近入住的外地人员。 胡丽萍潜入北平后,住进了前门附近的一家客栈。 她白天以记者身份采访各界人士,晚上则暗中观察傅作义官邸的警卫换岗规律。 但很快发现,傅作义深居简出,即便外出也是车队行进,难以下手。 在给毛人凤的密报中,她写道:"目标极为谨慎,需等待更好时机。" 她的搭档李洪杰是个老牌特务,此刻正对着一瓶二锅头自斟自饮。 他在军统服役十五年,亲历过上海滩的腥风血雨,如今却要听命于一个初出茅庐的丫头。 窗外的鸽哨声让他想起戴笠时代的风光,不禁黯然神伤。 酒意朦胧间,他开始盘算着如何金蝉脱壳,远离这是非之地。 转机出现在1949年3月。 胡丽萍通过地下渠道获得情报:傅作义将秘密前往绥远。 她立即向南京发电,同时开始准备行装。 但这个电报被北平公安局的无线电侦听站截获,谭政文当即加强了对傅作义行程的安保措施。 他特意调派了一个连的兵力,对专列车厢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绥远,董其武亲自到城门迎接傅作义。 两位老战友在指挥部里促膝长谈,烛光映照着墙上的军事地图。 傅作义推心置腹地说:"其武兄,天下大势已定,我们该为将士们谋条生路了。" 此时,他们不知道的是,特务已经在归绥的万家春大旅店布下了死亡陷阱。 店小二后来回忆,那几个自称商人的客人行为诡异,经常深夜出入。 暗杀行动最终因为情报泄露而失败。 当李洪杰得知计划暴露后,他意识到这是脱离特务组织的最后机会。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潜入胡丽萍的住处,制造了那起看似劫杀的命案。 临走时,他特意翻乱了衣柜,却故意留下了一个军统特制的打火机,这个细节后来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 这起命案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 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后来成为新中国公安部门反特斗争的重要案例。 而傅作义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水利事业贡献力量,他主持修建的官厅水库至今仍在造福京畿百姓。 每年春天,水库边的桃花盛开时,总会有老人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暗战最终都化作史书中的几行文字。 但每当人们漫步在保存完好的北平古城时,或许会想起那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想起那些在时代转折处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们。 夜幕降临时,城墙上的灯笼依次亮起,仿佛在向这段历史致敬。 主要信源:(人民网——解放北平的三次和谈)
1949年,老蒋因傅作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密令毛人凤暗杀傅作义。毛人凤派出女特务
浅笑对风吟
2025-10-13 10:30:20
0
阅读: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