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拉美国家集体向中国敞开大门,中国成功地加入了安共体组织。安共体由哥仑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中国等国家组成,加入安共体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先得搞清楚安共体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安共体全名叫 “安第斯共同体”,1969 年成立,最初是为了促进拉美安第斯山脉周边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现在已经发展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的区域组织。 这个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安第斯集团、人口超亿的区域组织,以“消除关税壁垒、构建共同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宗旨,历经半个世纪发展,已形成覆盖贸易、能源、环保等多领域的合作框架,是拉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柱。 除了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这四个核心成员国,还有智利、阿根廷等观察员国,在拉美地区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过去几十年,安共体一直是拉美国家联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比如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免、统一贸易规则,还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很明显。 中国这次能加入,意味着获得了和拉美多个国家开展 “集团化合作” 的新渠道,不用再逐个国家谈合作,效率会大大提升。 其实中国和安共体的合作早有铺垫,不是突然达成的。从 2004 年开始,中国就和安共体建立了 “对话伙伴关系”,之后每年都会举行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 比如在经贸方面,中国已经是安共体成员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方贸易额突破 3000 亿美元,中国从安共体进口的铜、锂、石油等资源,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 20% 以上;而中国出口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家电等,也成了安共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 在科技合作上,中国还帮秘鲁建设了卫星地面接收站,为玻利维亚提供了农业技术支持,这些实打实的合作,让安共体成员国对中国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也为中国加入组织打下了基础。 这次加入的过程也挺顺利,今年 3 月安共体成员国召开部长级会议时,哥伦比亚和秘鲁率先提出 “邀请中国成为正式成员” 的提案,很快得到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的响应。 之后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就合作领域、权利义务等细节达成一致,最终在 10 月的安共体峰会上正式通过了中国的加入申请。 峰会当天,安共体轮值主席、哥伦比亚外长还特意提到 “中国的加入,能为安共体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能源领域,中国的技术和资金能帮助成员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来说,加入安共体的好处很实在。首先是贸易便利化,以后中国和安共体成员国做生意,能享受统一的关税优惠和贸易规则,不用再应对不同国家的复杂条款。 比如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之前进入秘鲁和哥伦比亚需要分别申请认证,现在有了安共体的统一标准,一次认证就能进入多个市场,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其次是资源合作更稳定,安共体成员国拥有丰富的锂矿(全球储量的 60% 以上)、铜矿(全球储量的 40%),这些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和制造业急需的资源,加入组织后,中国能和成员国签订更长期的资源供应协议,保障产业链安全。 还有外交层面的意义,拉美地区一直是美国的 “传统势力范围”,过去美国对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多有阻挠。但这次安共体集体接纳中国,说明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愿意摆脱美国的影响,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这也体现了中国 “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 的外交理念得到认可。 现在中国在拉美地区已经有了多个合作平台,除了安共体,还有中拉论坛、中国 — 加勒比共同体等,这些平台相互配合,能让中国和拉美的合作更全面、更深入。 目前双方已经开始规划具体的合作项目,比如中国将和安共体共同建设 “中拉数字经济走廊”,帮助成员国完善 5G 网络和数据中心;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还会投资建设秘鲁的太阳能电站和玻利维亚的锂矿加工基地。 有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和安共体的贸易额有望突破 5000 亿美元,合作领域也会从传统的经贸、资源,扩展到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 当然,合作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安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合作的需求也有差异,需要中国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合作方案。 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加入安共体,是中拉关系发展的新起点,既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市场,也能帮助拉美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是真正的 “互利共赢”。 当中国带着平等合作的方案走进波哥大会议室,门罗主义的旧钟声正渐行渐远。安第斯国家用集体选择证明,世界不再需要“后院”之说,只需要共享发展的客厅。而历史终将记录:是谁在筑墙设垒,是谁在修桥铺路。 信源:观察者网
好消息,拉美国家集体向中国敞开大门,中国成功地加入了安共体组织。安共体由哥仑比亚
烟雨评社
2025-10-12 13:46:27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