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这事得从伊朗被 GPS 拿捏的苦日子说起,几十年来伊朗一直靠美国 GPS 过日子,可这信号从来不是定心丸,而是悬在头顶的刀。 最狠的一次是 2020 年,核物理学家法克里扎德的车队在德黑兰郊外被精准袭击,凶手远程操控的机枪靠卫星定位锁准目标,整个过程才 3 分钟,现场连个人影都没有。 伊朗革命卫队后来查明,以色列情报机构就是利用 GPS 漏洞锁定了车辆位置,连保镖的行进路线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还不算完,今年 6 月的伊以冲突里,GPS 又给伊朗摆了一道。波斯湾的伊朗船只突然集体遭遇信号中断,船在海上像无头苍蝇乱撞,而以色列的战机却能精准空袭伊朗军事设施。 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后来坦言,他们自己试过干扰可疑信号,结果非但没防住敌人,反而让几百万网民和几千家企业断网,成了 “自伤一千” 的蠢招。说白了,GPS 就是美国和以色列安在伊朗身上的追踪器,想关就关,想骗就骗。 既然 GPS 靠不住,伊朗自然盯上了北斗。毕竟北斗在亚洲的覆盖优势明显,定位精度不输 GPS,关键是控制权攥在中国手里,不会像美国那样搞 “信号霸权”。其实早在今年 7 月,伊朗就偷偷和中国磋商接入北斗,打算把交通、农业这些关键领域的定位服务都迁过去。 可消息刚露苗头,美国那边就炸了锅,国务卿公开放话 “谁帮伊朗建导航就是跟美国作对”,以色列更是放风说 “要摧毁伊朗的卫星基础设施”。 伊朗这才急着改口说 “临时接入”,说白了就是怕被美国加码制裁。要知道,联合国对伊朗弹道导弹的制裁刚在 2023 年到期,美国正愁没理由再动手。 伊朗去年发射 “腾飞 - 100” 火箭把卫星送进 750 公里轨道,已经被美国扣上 “发展洲际导弹技术” 的帽子,要是再明着跟北斗深度绑定,指不定会招来新一轮的经济封锁。毕竟伊朗的石油出口还得看国际社会的脸色,真把美国惹急了,日子只会更难过。 可要说三到五年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这话水分实在太大。导航卫星可不是放个玩具上天那么简单,得有高精度原子钟、星间链路这些核心技术,全球现在也就中美俄欧盟玩得转。 伊朗虽然能发射火箭,但之前的卫星轨道最高才 750 公里,而导航系统需要多颗卫星组网运行,光火箭发射能力远远不够。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技术封锁让伊朗连高精度芯片都买不到,就算搞出卫星外壳,里面的 “大脑” 也得靠进口,这自主研发从何谈起? 其实伊朗自己也在做两手准备,国内的科技企业已经开始搞软件升级,想实现 GPS 和北斗的自动切换,哪个信号稳就用哪个。 这种 “骑墙策略” 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既想靠北斗躲开 GPS 的坑,又不敢彻底得罪美国;既想喊自主研发的口号撑门面,又得偷偷依赖外部技术。 毕竟在中东这个 “数字战场” 上,导航信号就是命脉,伊朗既不想当美国的傀儡,也不想被当成中国的 “附庸”,只能在夹缝里找平衡。 反观中国这边,倒显得敞亮得多。北斗早就出口到 140 多个国家,在非洲 30 多个国家建了地面站,外交部也明确说 “北斗是世界的北斗”。 这种开放态度反而让伊朗更放心,就算喊 “临时接入”,中国也不会像美国那样断供施压。而美国嘴上骂着 “技术霸权”,自己却在科索沃战争里故意关掉 GPS 信号,把对手逼成瞎子,两相对比,谁更靠谱一目了然。 说到底,导航系统就是数字时代的 “稀土”,是大国博弈的隐形战场。伊朗喊 “临时接入” 的背后,藏着被 GPS 坑怕了的阴影,也藏着对美国制裁的恐惧,更藏着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三到五年搞出自主导航,更像是给国内打气的口号。 真到了信号中断、暗杀威胁再来的时候,伊朗恐怕还是得乖乖把北斗的信号调出来。毕竟活命比面子重要,靠谱比强硬实在。至于那句 “临时接入” 的澄清,权当是给美国递了个台阶,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
非常盘点中
2025-10-11 13:31:07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