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了,特朗普表示,还是想跟中国在韩国见一面!10月11日,在特朗普扬言对中国额外征收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之后,特朗普表示,他本人并没有取消与中方在韩国的会晤。而此前韩国媒体透露称,特朗普本月出席亚细安峰会及访问日本后,将在10月29日访问韩国一天或两天一夜。 特朗普这波操作挺有意思,前脚刚撂下狠话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还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后脚就松口说没取消和中方在韩国的会晤,明摆着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了。这事儿得从头到尾捋一捋,才能看明白里面的门道。 事情的起因得从10月10号说起,那天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先是怒发千字长文,说要对中国商品搞“大规模加征关税”,理由是回应中国刚出台的稀土金属出口全面限制。 没过多久,他干脆把话说死,直接宣布从2025年11月1日起,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给所有中国原产商品额外再加征100%关税,还同步放话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这消息一出来,华尔街立马慌了神,标普500指数瞬间就蒸发了7000亿美元市值,纳指更是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毕竟这波操作直接戳中了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行业的要害,市场早就对“特朗普式贸易战”没了信心。 但有意思的是,这波威胁压根没走正规流程,既没有总统行政令,也没有海关系统的正式通知,纯粹就是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吆喝,说白了就是口头上的施压。 而且懂行的都知道,他这狠话放得有点底气不足,因为就在他发飙的前一天,中国刚打出一套精准的反制组合拳:10月9号到10号,先是对稀土开采、技术、冶炼全链条搞起了“全球管辖”式出口管制,不管哪国生产的稀土产品,只要用了中国的技术、设备或原料,出口都得要中方许可,这简直是把美国对华芯片封锁的逻辑原封不动还了回去。 接着又对高通公司启动了反垄断立案调查,专门盯着它按整机售价收3%到5%专利费的“高通税”模式;最后还对美国籍船舶加征了“进港特别服务费”,直接回应美方之前的歧视性收费。 这三招下来,既打在了美国军工、新能源、消费电子这些关键产业的命脉上,又占着WTO框架和国内法的理,特朗普想硬刚都没那么容易。 狠话刚放出去没一天,10月11号特朗普就赶紧转了风向,说他本人压根没取消和中方在韩国的会晤。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之前韩国媒体早就透了消息,说特朗普本月要先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10月26日到28日的第47届东盟峰会,这次峰会主题是“包容与可持续”,东盟各国和中美日韩这些对话伙伴国的领导人都会去。 参会之后他还要访问日本,最后在10月29号去韩国待一天或者两天一夜,这行程早就定下来了。等于说特朗普是先把架子端得足足的,又是加税又是管制,转过头就暗示“咱们可以坐下来聊”,这台阶给得也算明显。 其实特朗普要去韩国这事早有铺垫,今年8月25号他就在白宫跟韩国总统李在明见过面,当时聊了美韩同盟、朝鲜半岛局势这些事儿,特朗普还明确说过自己会访问韩国,参加一场韩方主办的经贸会议。 那次会谈李在明的态度也很值得琢磨,他特意提到美中竞争的同时也在合作,韩国地理上跟中国近,得妥善处理两国关系,维护好双边往来,这话其实也是在给后续可能的中美会晤留了空间。 现在特朗普把访韩时间定在10月29号,正好是东盟峰会和访日之后,显然是把韩国当成了区域外交的重要站点,而跟中方的会晤,就是这趟行程里最有分量的看点之一。 不过这事儿透着不少蹊跷,最明显的就是特朗普这前后矛盾的态度。要知道他这次加征100%关税可不是小打小闹,叠加今年9月他刚签署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中国商品实际要负担的税率可能高达145%,覆盖范围从重型卡车、家居用品到专利药品,比2018年贸易摩擦初期狠多了。 可一边喊着要往死里制裁,一边又说要见面,这操作难免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目的。华尔街那边其实早有判断,不少机构都在押注“TACO交易”,意思是“特朗普总是退缩”,觉得他这套虚张声势的把戏玩不长久,最后大概率还是会认怂。 毕竟真要落实100%关税,美国本土的物价肯定得暴涨,通胀压力会更大,普通家庭和企业都得遭殃,这对他的执政基础没好处。 更关键的是,中方这边到目前为止还没松口。早在10月9号,就有记者问外交部中方领导人会不会在APEC期间跟特朗普会晤,当时发言人郭嘉昆只说重视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对具体会晤问题没给出任何信息。 信息来源:快科技 又开始搞事: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00%新关税2025-05-11
特朗普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了,特朗普表示,还是想跟中国在韩国见一面!10月11日,在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1 13:05: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