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稀土新规,仅几小时,特朗普回了六个字,并点名两大将应对 中国国庆假期刚落

飞天史说 2025-10-11 10:43:58

中方发稀土新规,仅几小时,特朗普回了六个字,并点名两大将应对 中国国庆假期刚落下帷幕,商务部冷不丁甩出几张新牌,连发数项出口管制公告,稀土成了“重头戏”。消息一出,国际社会舆论像被点了穴,议论声直冲云霄。 没过几个小时,特朗普那头也坐不住了,甩出一句“我相信我们能应对”,还直接点名财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火速插手此事。看上去,这场博弈刚刚拉开序幕,气氛已经绷得紧紧的。 中国这次出招,换了以往的打法。新规不光盯着稀土原材料,更瞄准了那些“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产品和相关技术。 换句话说,谁想用中国的稀土,不管产品最终流到哪,只要沾上点边,都得过中国这道关。要知道,中国掌握着全球将近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这不是吹牛,是摆在那儿的事实。 从稀土的开采、冶炼到分离、制磁,全球高端产业链几乎都离不开中国。美国、欧洲造战机、电动车、精密仪器,哪一样不吃中国稀土?现在中国把出口阀门握得更紧,底气自然不一样。 这种变化可不是临时起意。正赶上中美第五轮经贸会谈和APEC峰会前夜,中国这步棋,无疑是给谈判桌上添了份分量。 外界不少分析都看出来,中国的新规带着点“长臂管辖”的味道,有点像美国当年搞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以往别人总说美国动不动扣人芯片、技术,中国这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更细致的管控反将一军。国际经济博弈里,这叫“主动出击”,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特朗普那头的反应其实挺好玩。 表面上,他在内阁会议上表现得还算淡定,话说得挺轻描淡写,“我不太清楚……但我们会很快了解清楚”,转头就把财长和商务部长点了名,直接丢给两位大将去盯着。 嘴上说得轻松,行动却比谁都快。那句“我相信我们能应对”,摆明了是给美国团队打气。可这份自信,底下真有多少底气? 美国稀土进口有七八成都靠中国,个别关键重稀土,依赖度直接飙到百分之百。哪怕美国自己能挖点矿石,也得拉回中国加工,环环相扣。换句话说,稀土这块短板,美国自家补不齐。 最近有美国军工企业就叫苦不迭,稀土相关零部件的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新战机项目直接卡脖子。 美国想绕开中国,光靠嘴皮子不管用,供应链不是说断就断。现在中国一收紧,连锁反应立刻传导到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这就是现实。 美国当然不是没想办法。过去几年,拜登政府和现在的特朗普团队轮流加码,投钱给本土矿业,还去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地挖潜力,试图找替代。 表面上看,动作挺多,实则远水解不了近渴。全球范围内,能像中国这样从开采到精炼一条龙、还能做到成本低、产量大的国家,真没几个。 业内专家普遍认定,美国要想自给自足,至少还得折腾八到十年。 新矿建成得花时间,相关技术研发也不是一蹴而就,而且造价比中国贵出一大截。美国老百姓习惯了便宜货,突然涨价,企业压力山大,消费者也不买账。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贸易战打到今天,美国一边想卖东西给中国,一边又不想让高科技流过去,这种“既要又要”的逻辑,本身就挺拧巴。 中国的新规等于把主动权又往自己手里拉了一把,让美国不得不重新算账。谈判桌上,谁手里有“稀土牌”,谁底气更足。这种感觉,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 其实,稀土这事儿早就不是单纯的买卖问题。它关乎的不只是贸易,更是两国科技、产业和战略的较量。 中国这次出手,瞄准的不是一时的风头,而是供应链安全、产业韧性和国家利益的长期平衡。特朗普的应急反应,虽然打出了“我们能应对”的口号,但美国产业链的现实短板却无法一夜之间补齐。 大国博弈拼到现在,比的不止是棋子怎么走,更看谁能坐得住、熬得久。 中方这步稀土新规,亮明了底线,也秀出了耐心。美国这套应急方案,能解一时之急,难改长远格局。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在这场战略耐力赛里撑得更久。 参考资料: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手 2025-10-10 11:40·环球时报

0 阅读:3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