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女博士与父亲家中双亡悲剧:顶尖学者为何困于生活绝境?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10 20:11:37

人间悲剧啊!47岁的剑桥女博士被发现死在家中,发现尸体时她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她的父亲也死在房间里,比她去世的更早,已经成了一堆白骨。这对父女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英国剑桥某公寓的破门声里,警察握着门把手愣住了。47岁的徐娜倒在客厅地毯上,身体早已僵硬。更刺眼的是角落——那具白骨化的遗骸,经鉴定是她的父亲。 法医后来确认,父亲离世比女儿早至少两个月。   徐娜的书架上,剑桥博士证书还套着透明封皮。证书旁堆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本科、硕士文凭,每张纸都平整如新,像精心保存的人生勋章。 邻居说,最后一次见她出门是三个月前,她抱着文件夹匆匆回来,没跟任何人打招呼。   有人翻出徐娜学生时代的照片,东北老家的雪地里,她扎着马尾,笑得露出虎牙。16岁那年,她跟着父母移居新加坡,第一次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紧张得声音发颤。 可后来,她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里的优等生,毕业论文还拿了校级奖项。   去剑桥读博那年,徐娜28岁。导师记得她总泡在实验室,连周末都不休息。同学说她很少参加聚会,偶尔去一次,也会提前离席,说要赶论文。 她的博士论文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答辩时逻辑清晰,连评审专家都点头称赞。   毕业后,徐娜留在英国做研究,起初还跟新加坡的旧友通邮件,说想做个能帮助普通人的项目。可慢慢的,邮件越来越少,最后一封停留在三年前,只简单写了句“最近有点忙,以后再聊”。   邻居回忆,徐娜的父亲是两年前搬来的。老人话不多,每天早上会去楼下买面包,偶尔遇到邻居,会点点头,说句“早上好”。 有次邻居看到徐娜陪父亲散步,两人走得很慢,没怎么说话。谁也没想到,这对父女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世界。   警察在公寓里找到徐娜的日记本,最后几页字迹潦草,墨水晕开了好几处。其中一页写着“爸爸今天没起来,我该怎么办”,后面跟着很多杂乱的线条,像无法平复的情绪。 还有一页提到“打电话没人接”,没说打给了谁,也没说后续如何。   有人去徐娜曾工作过的研究机构打听,同事说她一年前就辞职了,理由是“要照顾父亲”。当时领导想挽留,说可以给她弹性工作时间,她却摇摇头,说“还是算了”。 没人知道,辞职后的日子里,她和父亲究竟过着怎样封闭的生活。   新加坡的亲戚接到消息时,哭着说“早该多联系”。他们说徐娜以前很孝顺,每年都会寄礼物回来,可这两年,连春节祝福都没了。“以为她在英国过得好,没想到……”   现在,徐娜的公寓已经被贴上了封条。楼下的花坛里,还留着老人以前种的几盆多肉,叶子蔫了,却没人再浇水。有人在公寓门口放了束白菊,卡片上写着“愿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不孤单”。   这件事之后,徐娜的老同学建了个群,翻出很多以前的照片,有人说“她以前总帮我讲题”,有人说“记得她笑起来很好看”。 群里安静了很久,最后有人发了句:“以后别再把自己逼太紧,也别忽略身边的人。”   如今,剑桥的街头依旧人来人往,没人会特意留意那栋普通的公寓楼。可偶尔路过的人,想起这对父女的故事,还是会停下脚步,叹口气。 一个拥有顶尖智慧的人,最终却困在生活的绝境里,这成了很多人心里说不出的遗憾。 信源:新加坡现“双尸”案:父亲成白骨,剑桥博士女儿疑饿死,一家来自中国东北 2025-10-09 18:56·西安晚报

0 阅读:73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