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能喊胜利,关键是你得看清楚谁真赢了,谁只是撑着面子

律便利小店 2025-10-10 17:04:19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能喊胜利,关键是你得看清楚谁真赢了,谁只是撑着面子。 最近一则数据在网上传得挺火:哈马斯领导层90%阵亡,武装人员战死两万五千人。听起来像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可细看就发现,有些事真不是数字能解释的。 两万多名装备简陋的哈马斯战斗人员,硬是扛住了十几万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军队两年多,连加沙都没能完全拿下。这事儿要讲清楚,远比表面看上去复杂得多。   从2023年10月开始,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目标很直接,就是要“彻底摧毁”哈马斯。以军开动了陆军、空军和海军,几乎是动用了能动的所有手段。 天上的无人机、战斗机一天到晚飞,地面部队从北端推进,加沙港口也被封死,用的是标准的现代化战争打法。 可问题是,打了两年,哈马斯虽然确实损失惨重,但组织还没被彻底消灭,以军也没能完全控制整个加沙地带。 这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胜利与否的问题,而是对现代战争耐力、资源配置以及政治博弈能力的一次检验。以色列的军事力量一直被认为是中东最强。 尤其是在美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这次战争从头到尾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城市地形作战效率低,情报频频出错,甚至有时候误伤平民引发国际谴责。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国际刑事法院都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发出过警告。美国一边口头上呼吁“克制”,一边继续军援。 这种左右逢源的操作,其实也说明了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并不是真正的主导者,而更像是被地缘政治推上前台的一颗棋子。   哈马斯这边虽然失去了大量战斗人员,但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军。他们熟悉地形,擅长地道战和游击战,战术灵活,哪怕在兵力和装备上完全处于劣势。 也能通过小规模袭扰、伏击、地雷等方式给以军制造持续不断的麻烦。有以色列媒体自己都承认,很多以军士兵在加沙作战时精神压力极大。 长期驻扎城市废墟,士气低落。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质疑声不断,战线拉得再长,胜利的成色也大打折扣。   战争打到现在,最尴尬的其实是以色列政府。对国内民众来说,这场战争没能迅速结束,反而陷入长期拉锯,消耗巨大;对外部世界而言,虽然美国帮着挡了不少国际舆论的风头。 但支持哈马斯的国家也没闲着,各种外交和舆论攻势不断。伊朗、叙利亚等国家在中东局势中借机发声,黎巴嫩真主党也时不时给以军制造点麻烦。 这就像是打游戏,主线任务还没完成,支线敌人一个接一个往上蹦,根本没法收场。这事说到底,其实也不是哈马斯多强,而是以军没那么强。 在面对一个不对称的敌人时,他们暴露出了太多短板。从战争初期的情报失败,到后期在城市巷战中的迟缓推进,再到国际舆论战的节节败退。 这些都让人看到了所谓“中东小霸王”在现实中的局限性。哈马斯确实失去了很多,但他们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同情,也赢得了继续存在的空间。 相比之下,以色列用尽全力却没能达成战略目标,这种“体面的失败”,听着好像不亏,其实才是最大的输家。所以别只盯着阵亡人数看热闹。 战争从来不是比分游戏,而是综合实力和国家意志的较量。在这场持久战里,谁撑到最后,谁才有资格谈胜利。 加沙还没“清完”,哈马斯还没“消失”,那以色列也只能继续在泥潭里走着,走一步看一步。 参考资料:以批准停火协议,哈马斯首度公开发声,一文速览巴以局势最新动态 2025-10-10 08:19·北京日报客户端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