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 这种“两头下注”的心思,不光体现在金砖和上合的会场里,连印太地区的动作都透着这股味道,再加上中印突然聊起了稀土,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先说说金砖和上合里的门道。之前大家都觉得金砖扩员后“去美元化”能往前推一大步,结果印度早早就摆了态度,外长苏杰生在好几个场合都明说,印度对放弃美元没兴趣。 今年金砖吸纳沙特、伊朗这些新成员的时候,别的国家都在琢磨怎么扩大合作,印度反倒一脸谨慎,怕这些跟中俄走得近的新成员稀释了自己的话语权。 到了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莫迪倒是去了,这是他七年来头一回访华,表面上跟各国谈区域连通、能源合作,可真到了涉及反制美国单边制裁的议题上,印度就开始含糊其辞,从来没跟着中俄明确表态反对霸权。 美国那边一直拿关税当大棒,8月份先是把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提到25%,后来直接飙到50%,比欧盟、日韩的税率都高,摆明了要逼印度就范。 美方开出的条件也很苛刻:开放市场让美国农产品进来,停止买俄罗斯石油,甚至暗示印度该退出金砖这种反美圈子。 可莫迪心里门儿清,农业是印度的政治生命线,42%的人口都靠农业吃饭,要是放开美国乳制品和小麦,北方邦的奶农、旁遮普的农民得炸锅,2020年农业改革引发的大规模抗议还历历在目,这时候向美国让步,明年大选就得玩完。 他在独立日演讲里硬气地说要像墙一样站立,坚决护着农民利益,这话既是说给印度人听的,也是怼给特朗普的。 但莫迪也没真跟美国撕破脸,反而在印太地区悄悄配合美方的动作。 今年9月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莫迪虽然没亲自去,却特意视频连线谈AI和量子合作,表面上一团和气。更实在的是军事上的互动,美印老虎之门演习刚结束,两国潜艇就在印度洋搞水下演练,声纳信号闹得沸沸扬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想拉印度当印太战略的“棋子”,堵着印度洋的要道制衡中国,而印度也想借着美国的支持壮大军力,顺便在边境问题上给自己加筹码。 不过莫迪也留了后手,美国一逼他停购俄油,他就暂停了36亿美元的军购订单,把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的股价都砸下去了,这招既敲了美国军工复合体,又没彻底断了合作的路。 这种又当又立的操作,确实给金砖合作添了不少麻烦。金砖国家本来想抱团推进本币结算、对冲美元霸权,可印度偏偏不配合,还私下跟英国谈自贸协定,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刷存在感,摆明了不想被中俄绑住手脚。 之前金砖想推出统一的贸易结算框架,印度硬是以国内金融体系不成熟为由拖了后腿,其实就是怕得罪美国,影响后续的贸易谈判。 但莫迪也不敢把事做绝,毕竟金砖里有俄罗斯这个军购大客户,2025年俄印武器交易量都涨了40%,S-400导弹还提前交货了,这种实惠印度可不想丢。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中印稀土磋商这事儿,戈亚尔部长主动提出来,时机选得相当有讲究。印度手里其实握着不少稀土资源,只是开采技术跟不上,一直没能变现。 而中国在稀土提炼加工上有绝对优势,双方本来就有合作的基础。这时候拿稀土出来谈,说白了是莫迪的平衡术又上线了。 他不想真跟中国闹僵,毕竟中印贸易额早超千亿,中国的太阳能板、机械设备都是印度绿色转型离不开的;也是做给美国看,暗示印度不是只能靠美国市场,跟中国合作照样有出路。 磋商消息放出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印第六轮关税谈判延期,这明摆着是印度在给美国施压,想在贸易谈判里多要些好处。 不过要说印度真会彻底跟着美国走,破坏金砖合作,那也未必。 莫迪心里比谁都清楚,美国的印太伙伴靠不住,特朗普前脚还说要把美印贸易额提到5000亿美元,后脚就加征关税,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作风,印度早有领教。 金砖扩员后已经有11国加入去美元化阵营,非洲、拉美国家都在往这个圈子里挤,印度要是真退出,等于把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拱手让人,这不符合它争当大国的野心。 现在的情况更像是莫迪在走钢丝:既不跟美国硬刚,也不跟发展中国家彻底切割,想在中间榨取最大利益。莫迪的这些选择全是现实利益的算计。 反美霸权太冒险,得罪美国要丢市场、少军购;可彻底倒向美国,又会丢了农民选票、失去中俄的实惠。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确实让金砖国家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多了些变数,毕竟少了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的全力配合,很多多边项目推进起来都会慢半拍。 但要说印度会完全站在美国那边拆台,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在关税战里吃了亏的印度企业、靠俄油省钱的普通民众,都不会答应莫迪真的滑跪。 接下来就看莫迪怎么在关税谈判、稀土合作和金砖议题之间找平衡了,这盘棋要是下不好,很可能两边都讨不到好。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文史资鉴堂
2025-10-10 16:07:3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