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核武器专家张宪义携机密资料叛逃到美国,可让人万万没想到,后人竟称他是

诗词格律大讲 2025-10-10 00:17:37

1988年,核武器专家张宪义携机密资料叛逃到美国,可让人万万没想到,后人竟称他是个伟大的叛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宪义这个名字,在台湾一度是“叛徒”的同义词。三十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却认为,他其实是一位阻止了民族浩劫的”英雄“。 1964年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声巨响让蒋介石的“反攻”计划沦为空谈,也让他的儿子蒋经国下定决心,要造出自己的核武器。 台湾当局为此倾尽所有,在中山科学研究院秘密成立核能研究所,并以发展民用核能做掩护。 张宪义就是被招揽的顶尖人才之一。他1945年生于台中,是公认的物理天才,一路从陆军理工学院读到美国田纳西大学核工程博士。 学成归来,张宪义迅速成为核武计划的顶梁柱,39岁就晋升为上校副所长。他手里掌握着台湾核武计划的所有核心机密。 但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没能逃过美国的眼睛。美国正和苏联搞全球对抗,绝不允许亚洲再出现一个无法控制的核武势力。 张宪义去美国深造时,就被中央情报局吸收。从此,他过上了双面人生。一边是台湾核武计划的核心专家,深受高层信赖,另一边却把项目的全部机密,都送去了大洋彼岸。 蒋氏父子大概永远想不到,他们最信任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报缺口。 随着研究深入,台湾离造出核武器越来越近。一份极端疯狂的作战计划摆在了他的面前。 军方打算让战机携带小型核弹,对大陆进行有去无回的攻击。张宪义内心彻底动摇了,他研究的物理学,不能变成屠杀同胞的工具。 在民族大义和个人身份之间,他做出了选择。1988年初,他借口外出参加活动,带着家人和所有核心资料,平静地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这是一次精准的釜底抽薪。 张宪义一到美国,就把一切和盘托出。美国政府立刻联合国际原子能总署,派人突击检查台湾的核能研究所。 他们拆毁了关键的重水反应堆,没收了设备和核燃料。台湾耗费二十多年心血的核武梦,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事情曝光后第三天,蒋经国心脏病发作去世。很多人相信,是张宪义的“叛逃”给了他最后的致命一击。在台湾,张宪义成了千夫所指的卖国贼,从此销声匿迹。 直到2016年,年过七旬的张宪义才重新公开露面。他面对镜头说,自己从不后悔当年的决定,因为他阻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海峡核战,保住了台湾的和平。 如今再看,他的选择确实改变了历史。他背叛了他的上司和当时的政权,却可能保全了海峡两岸无数人的安宁。这样一个人,究竟是功是过,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一杆秤。 信息来源:《张宪义:不愿看到两岸自相残杀》,参考消息网。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诗词格律大讲

诗词格律大讲

关注我,一起来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