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懂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断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作、抢资源、抢选票,算盘打得啪啪响。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印度人口持续膨胀,生育的脚步几乎停不下来,每年新增的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 问题是,就业岗位远远不够分配,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在年轻人中居高不下,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出国成了许多印度青年的唯一选择。 美国和加拿大,成了最热门的目的地,加拿大的印度裔人口已经突破500万,占总人口12%,某些城市甚至变成了“小印度”;美国那边更是夸张,硅谷的软件工程师里,印度裔的比例高得吓人,H-1B技术移民签证几乎被他们包揽。 说白了,印度靠生孩子、靠移民,在海外攫取工作、资源和选票,算盘打得啪啪响。 而印度国内的问题显而易见,庞大的人口基数像无底洞,就业黑洞则越拖越大,教育系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学历青年,但国内产业吸纳能力有限,根本提供不了相应的岗位。 莫迪政府深知短期内没法解决,于是换了个思路:把多余人口“输出”到海外,让他们自己去找机会,把国内的压力转嫁出去。 这种移民潮并非零散的个体行为,而是系统化的国家战略。 第一是技术移民,美国的H-1B签证,七成都落在印度人手里,凭借英语和IT优势,印度工程师成群结队进驻硅谷,还通过抱团招聘、内部推荐形成了“印度圈子”,很多岗位几乎成了他们的专属赛道。 第二是链式移民,印度裔移民往往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把家人、亲戚接二连三带过去。 这样一来,社区规模迅速扩大,文化和政治影响力随之增强,加州、温哥华等地的印度裔人口十年间翻了数倍。 第三是生育移民,利用美加的“出生公民权”,不少印度家庭选择在海外生孩子,孩子有了身份,再通过亲属关系把全家带过去,这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更重要的是,这些移民还不断为印度输血,每年高达800到1100亿美元的侨汇,相当于印度GDP的几个百分点。 而海外印度人在科技、金融和创业领域取得的成果,又能以投资和技术的方式反哺国内,莫迪政府自然乐见其成:既解决了就业,又赚到外汇,还在全球扩展了印度的“软实力”。 问题是,这种庞大的移民潮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接收国的神经。 就业方面,美国本土工人感受到压力,硅谷的岗位大量被印度人占据,一些外包公司还派出低薪劳工驻场接单,美国人觉得机会被抢走了。 更过分的是,一些印度裔高管直接把岗位转移回印度,让美国员工培训完“接班人”后就被裁掉,引发了巨大反感。 资源方面,加拿大的房价在印度裔聚居区直线上涨,很多本地人买不起房,医院产科床位也被“生育移民”大量占据,本地孕妇预约困难。 美国的教育资源同样紧张,签证名额大部分落到印度人头上,年轻人普遍感受到被挤压。 还值得说的是,印度裔的投票率高得惊人,在美和加拿大,印度裔议员和部长人数不断攀升。 而选票集中度高,直接成为左右选举的关键力量,这意味着接收国的政客不得不向印度裔选民妥协,政策导向也因此发生改变。 美国的动作最猛,H-1B签证费直接暴涨到10万美元,抽签规则改为按薪资等级分配,低薪岗位几乎没机会,这一招直指印度外包公司的命门。 与此同时,绿卡排期被拉长到十年以上,大量印度人才被卡在“临时工”状态,无法稳定下来。 加拿大也跟进,移民配额削减,还推出所谓“价值观测试”,考核申请者在性别平等、权利等议题上的态度,这显然是在针对部分印度移民群体的文化差异。 而这些措施的目的非常明确,遏制印度的“人口输出模式”,减少对本土就业和资源的冲击。 莫迪算盘打得清楚,通过输出人口换侨汇,用海外社区影响国际政策,再借外部资源反哺国内,短期内,这确实缓解了印度的压力,也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但特朗普的态度更直白,他指出,印度移民潮不是单纯的人才交流,而是赤裸裸的掠夺,靠生孩子、靠移民,不断在美加抢工作、抢资源、抢选票。 美国若是继续放任,未来不仅在就业上吃亏,还可能在政治格局上被改写。 所以,特朗普宁愿得罪硅谷巨头,也要在签证和绿卡上加码,他看穿了印度的人口战略,不允许美国成为这个战略的牺牲品。 这场移民博弈,本质上是全球人才格局的一部分,印度利用人口红利,把劳动力和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出去,短期看似双赢,但长期风险巨大。 而美国和加拿大一方面需要印度工程师来支撑产业,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印度化”,印度人口战略的背后,是就业、资源和选票的全球争夺。 莫迪算盘打得再响,最终也要看别人愿不愿意接招,全球化时代,谁能把人口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红利,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特朗普看懂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断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作
木槿论事
2025-10-09 23:20:08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