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结婚后,身为独子的康辉坚持当丁克。母亲哀求:“给我们生个孙子吧!”康辉却说:“养只猫也行!”直到父母去世,康辉才悔恨万分:“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要让父母抱上孙子!” 2024年冬,康辉在书房整理旧物,指尖拂过一个褪色的红布包——里面是母亲生前织的婴儿袜,针脚歪歪扭扭,是她60岁学织毛线时的作品。 窗外飘着雪,他想起去年采访时被问到“人生遗憾”,沉默许久说的那句“没让父母抱上孙子”。 此刻才真正懂,那些年母亲把袜子藏在衣柜深处,藏的不是针线活,是没说出口的盼头。 2002 年夏天,康辉刚做完《世界报道》的直播,回家就看见母亲在厨房忙活。 餐桌上摆着排骨汤、清蒸鱼,都是他爱吃的,母亲却只夹青菜。“我听人说,多喝汤对备孕好,你和雅洁也多喝点。” 母亲把汤碗推到他面前,他却皱了皱眉:“妈,我们不是说了吗,暂时不想要孩子。” 母亲手里的筷子顿了顿,把汤碗又拉了回去,小声说 “好,听你们的”,那天的汤,最后都凉了。 2003年春节,家里来了不少亲戚,话题绕不开“孩子”。 表姐抱着刚满岁的儿子,逗着说“康辉哥,啥时候让我们喝喜酒啊”,他笑着打哈哈,母亲却接过话:“不急,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 可晚饭时,他看见母亲偷偷给表姐的孩子塞红包,眼神里的羡慕藏都藏不住。 节后母亲回老家用,行李箱里多了本育儿手册,是她特意去书店买的,扉页写着“给未来的孙子”。 2005年父亲忌日,康辉陪母亲去扫墓。路上母亲突然说:“你爸走之前,还在说想给孙子起名字。” 他攥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没接话。到了墓地,母亲蹲在墓碑前,絮絮叨叨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康辉”,却没提孩子的事——她知道,再说也改变不了什么。 那天回家,母亲把父亲的旧毛衣找出来,拆了又织,最后织成个小背心,放在衣柜最上层,说“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2010年康辉升为《新闻联播》主播,工作更忙了,有时一周都见不到母亲一面。 母亲来北京看他,会提前做好冻饺子,塞满冰箱,还会帮他把书房收拾干净。 有次她在书房发现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工作安排,没有一页提到家庭琐事,她叹了口气,把刚买的婴儿玩具又带回了老家。 2017年母亲住院,康辉赶去医院时,母亲正拿着张老照片看——是他小时候的百日照。 “那时候你才这么点大,现在都长这么高了。”母亲指着照片笑,眼里却泛着泪,“要是有个孩子,你也能尝尝当爹的滋味。” 他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第一次觉得喉咙发紧,却还是没说“我们考虑要孩子”,只说“等你好起来,我多陪你”。 母亲走后,康辉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那个红布包。 里面除了婴儿袜,还有张纸条,是母亲的字迹:“希望康辉雅洁能幸福,要是有孩子,我一定好好带。” 他把布包抱在怀里,哭了很久,才明白那些年母亲的退让和沉默,都是因为怕给他添麻烦。 现在,康辉和刘雅洁的家里,还放着母亲留下的育儿手册,偶尔会翻出来看看。 工作之余,他们会去孤儿院做义工,陪孩子们读书、玩游戏,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他会想起母亲当年的期盼。 每年清明去扫墓,他都会把母亲织的婴儿袜放在墓碑前,轻声说“妈,我们现在挺好的,也帮你看着这些孩子”。 康辉依旧在《新闻联播》的岗位上,播报时依旧沉稳严谨,只是在提到“家庭”“亲情”的话题时,语气里会多几分柔软。 他常跟年轻同事说“别等失去了才后悔,多陪陪家人,听听他们的心愿”。 书房的红布包放在显眼的位置,提醒着他,人生有很多选择,有些遗憾能弥补,有些却只能藏在心底,用往后的日子,慢慢学着与遗憾和解。 信源:《鲁豫有约》康辉采访视频
2000年结婚后,身为独子的康辉坚持当丁克。母亲哀求:“给我们生个孙子吧!”康辉
悠然话史
2025-10-09 22:23: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