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了,10月8日,乌克兰突然表态,说他们不会插手波兰逮捕的那位涉嫌炸“北

是逸屹呀 2025-10-09 17:53:30

乌克兰宣布了,10月8日,乌克兰突然表态,说他们不会插手波兰逮捕的那位涉嫌炸“北溪”管道的乌克兰公民的案子,一切交给波兰法院判决,还强调尊重波兰的法律。这个表态看似守规矩,实则信息量巨大!   “北溪”管道爆炸案的迷雾,似乎终于透进一丝光亮,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在波兰被捕,本以为是破案的曙光,没想到却点燃了盟友间另一场风暴,这事儿现在根本不是谁干的那么简单了,德国铁了心要用法律说话,波兰却公开唱反调,而乌克兰则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三方微妙的站位,让这起跨国追捕变成了一场对欧洲团结的极限拉扯。   德国现在就像一个孤独的追凶者,当丹麦和瑞典在2月就早早宣布调查结束时,只有德国人还在死磕,他们可不是光说不练,不仅锁定了全部嫌疑人的身份,还发出了针对六名乌克兰人的逮捕令。   德国正动用欧洲逮捕令这个工具,在全欧洲范围内抓人,9月30日在波兰的行动不是第一次,早在8月21日,意大利就配合他们抓了一个,调查已经细到具体的人,比如这次被捕的潜水教练沃洛迪米尔,连他2022年9月从德国罗斯托克坐游艇出发的路线都摸清了。   但到了波兰这里,德国的司法决心就撞上了一堵政治高墙,波兰确实按规矩办事,依据逮捕令在华沙附近的小镇抓了人,这看起来没毛病,履行了法律义务,可转头没几天,10月7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就公开表态:把这个乌克兰人引渡或起诉,不符合波兰的国家利益,这话可不是临时起意,图斯克说,他几个月前就把这个立场告诉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波兰的动机其实不难理解,他们和立陶宛等国,一直把“北溪-2”项目看作是俄罗斯的政治武器,认为它会加深欧洲的能源依赖,还损害了乌克兰的利益,现在让他们去审判一个可能“帮助”了他们的乌克兰人,这逻辑怎么都说不通。   于是波兰玩起了太极,一边说着最终怎么办得由法院说了算,一边在政治上踩死了刹车,乌克兰的处境最尴尬,他们的应对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政治止损”,10月8日乌克兰驻波兰大使瓦西里·博德纳尔接受采访时,话说得滴水不漏:我们尊重波兰的法律,绝不干预。   但行动上,乌克兰的介入仅限于领事部门联系公民,提供点法律咨询,这既是义务,也清晰地划出了界限,外界普遍认为,这就是在尽快和这个烫手山芋“划清界限”,避免引火烧身。   至于被捕的只是“小角色”还是背后有“大鱼”,乌克兰官方对此只字不提,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暗示着西方内部在“北溪”问题上,可能再也无法维持统一的声音了。   “北溪”管道在2022年9月26日被炸,当时俄罗斯被排除在调查之外,如今调查从一个技术谜题,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地缘政治的博弈。   德国的司法正义,撞上了波兰的国家利益,再碰上乌克兰的危机公关,三条线交织在一起,结果就是:人抓到了,但真相可能更远了,这案子最终会不会像有人担心的那样,找个“替罪羊”草草了事?大国间的角力,或许会让真相永远沉在波罗的海冰冷的海底。   以上信息来源于界面新闻 乌克兰称不干预在波兰被捕涉“北溪”案乌公民司法程序

0 阅读:0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