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香港回归就是因为租期到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是英国真的这么讲理,早年也不会用炮火逼大清割地赔款。香港其实分成三部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只有新界是租借的,另外两块是永久割让的,英国完全有可能赖着不还。 香港回归最常见的误解就是“租期到了必须归还”,但中国能把整个香港收回来靠的是一点点把主动权握在手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城市人口飙升,用水变成了头等大事,旱季一来水库直接供不上,市民天天限时排队打水,最后是内地修了水管从东江把水源引过去才稳住了大局,这管水远不只是个民生难题,还是中国在香港谈判时握着的筹码。 说白了,香港大量的资源比如水、电、食品都离不开内地供应,英国试图在谈判桌上争主权,甚至以香港经济繁荣说事,说什么“你们一接管就完”,但英国人仔细琢磨后才发现,没了中国的支持这块地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经济更不用谈,所以真正让英国人没招的不是条约也不是租期结束,而是资源把控和中国的整体实力。 到八十年代局面更清楚了,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拉高了经济和对外影响力,广东、深圳等经济特区抓住发展机会,中国资金、人力、资源都准备得妥妥的,英国只能选择妥协。 谈判过程中还有不少较量,撒切尔访华一开始很强硬,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靠嘴就能搞定,两边不断磕碰,英国曾一度扬言用武力,但中国底气足直接怼回去,最后英国的底牌翻完也就妥协了,签下联合声明把所有香港地区一次性归还,并且尊重中国的一国两制政策。 香港回归不是说“时间到大家握手言和”,而是一场资源、实力、战略的多方对抗,中英成立专门小组逐项衔接法律、经济、供水、基础设施,香港基本法也保障了高度自治,这些安排给香港带来信心和稳定,也让国际投资者没那么慌。 八十年代英国失业率高,经济并不乐观,却需要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中国发展迅猛,深圳GDP翻了几十倍,香港的外汇储备年年增加,靠的是和内地经济紧密连接,这些资源关系直接决定了英国的谈判底气,也让中国稳稳占据优势。 到了1997年回归仪式全球直播,五星红旗升起标志着这段历史彻底翻篇,香港能顺利回家是背后硬实力的胜利,靠的是资源调控、经济增长和长期布局,而不是一句“租期结束了”。
很多人以为香港回归就是因为租期到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是英国真的这么讲理,早年也
明明很懂行
2025-10-09 11:14:12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