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10月8日,黑龙江一大妈带着家人去地里扒玉米,不料,大叔干了2个小时休息期间,发现了不对劲,玉米地竟然是邻居家的,大妈瞬间懵了,而大叔接下来的举动,让人意外,网友:这是喝了多少啊![舔屏] 事情发生在当地秋收最忙的时候,当天早上天气晴朗,李大妈看自家玉米已经完全成熟,便喊上丈夫、儿子和女儿,四个人带着编织袋和手套往地里赶,一家人分工明确,两人负责掰玉米,两人负责装袋,干了整整两个小时。 李大叔今年65岁,连续弯腰干活体力跟不上,就蹲在地头歇息,他习惯性地抬头看了看地边,突然发现不对劲,地边的分界石和记忆中的位置对不上,他赶紧起身,拨开杂草仔细查看地界标记,这才确认全家人干错了地方。 原来两家的玉米地紧挨着,中间只隔了一道不到半米宽的田埂,两家种的都是当地常见的“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株高、叶色几乎一模一样。 加上秋收前两周连续下雨,田埂上的分界石被泥土掩盖了大半,远远看过去根本分辨不出来。 李大妈说,往年收玉米前他们都会先绕着地界走一圈,确认好标记再开工,但今年因为雨水多,玉米成熟期比往年晚了一周,全家人都着急赶进度,一早就直奔地里,完全忘了核对地界这回事。 发现搞错后,一家人也没多抱怨,他们继续把已经掰下来的玉米装进编织袋,一共装了38袋,每袋大约50斤,李大妈边装边说:“反正都收下来了,就当帮邻居老王家干点活。”装完邻居家的玉米,他们才转身去收自家的地。 处理完手头的活,李大妈专门绕到邻居老王家门口,隔着院墙喊了一嗓子,告诉对方自己家收错了地,已经把玉米装袋放在地头了,老王出来一看,当场就乐了:“我还纳闷今天怎么这么顺,原来是你们帮忙收的,晚上来家里吃饭,我炖了排骨。” 这件事被老王的儿子发到网上后,评论区出现了各种声音,有人调侃“这得多粗心才能认错自家地”,也有不少种过地的网友表示理解:“秋收时节大家都急,地界标记不清楚的话确实容易搞混,关键是发现错了能主动沟通,这态度没毛病。” 李大妈一家的经历也提醒我们,邻里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关键是遇事别回避。 主动沟通,坦诚相待,往往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就像老王说的:“谁家种地还没出过点小差错?只要不是故意的,说开了就行。” 网友热评: “干了两小时玉米地,最后发现是邻居家的,换我可能直接跑路了!但人家不仅装袋放好,还主动去邻居家说明情况,这年头实诚人真不多见了!” “这家人把‘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活学活用了,虽然白忙活,但口碑赚到了!” “地界标记是干啥吃的?建议全村推广水泥桩+红油漆,再画个箭头指自家地!” “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建议大妈开直播,名字就叫《玉米地历险记》!” “下次收玉米前先放鞭炮,告诉邻居‘我们要开工啦’!” “要是都像这家子,社会得多和谐!我二大爷去年收错麦子,愣是给邻居干了三天活才罢休!” “现在年轻人靠导航种地,地界都忘光了!我儿子开着拖拉机,愣是把东头地耕到西头去了!” 你家秋收时遇到过哪些奇葩事?是机智化解还是闹了笑话?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信源:第一现场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10月8日,黑龙江一大妈带着家人去地里扒玉米,不料,大叔
风景繁华
2025-10-09 10:50:28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