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被问:难道不是中国阻挠印度进入五常?马凯硕回答:其实,现在联合国进行改革,最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印度不应该总选择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要知道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给发展中国家援助最多的,光2023年就通过联合国发展系统捐了12亿美元,还派了2000多人参与维和行动,比英法加起来都多。 要真像外界猜的那样“阻挠印度入常”,中国犯得着花这么大精力帮着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吗? 毕竟联合国改革的核心,就是让二战后那套“老规矩”跟上现在的全球格局,中国自己就是改革的受益者,怎么会反过来卡同为新兴国家的印度? 但印度偏不往这条道上走,这些年干的事儿,总透着股“跟中国较劲比干事重要”的意思。就说2022年,RCEP都谈成了,东盟、中日韩全签字了,印度临门一脚说退就退,理由是“怕中国商品冲垮本土市场”。 结果呢?退群才两年,看着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一年涨10%,自己跟东盟做买卖时,因为没RCEP的关税优惠,出口的芒果干、纺织品成本比中国货高了15%,不少印度厂商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抢。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印度又急着跟东盟谈双边自贸协定,可人家东盟直接说“得参考RCEP的标准来”,这下印度又卡壳了——早知道现在,当初何必非要跟中国划清界限? 马凯硕当时还补了句更实在的,说印度该学学巴西——巴西跟中国在金砖里一起搞新开发银行,一起推本币结算,之前还联手在联合国推动了“粮食安全决议”,现在巴西在安理会的临时席位上说话越来越有分量。 可印度倒好,金砖扩员的时候,明明中国都同意让阿根廷、埃及进来了,印度却非要跟土耳其争“地区代表权”,差点把谈判拖黄。 之前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一起提交了“安理会改革联合声明”,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席位,结果印度转头就跟美国搞“印太经济框架”,还在声明里暗戳戳写“反对经济胁迫”,明摆着针对中国,把刚搭好的合作架子又拆了一半。 其实中国对印度入常的态度一直没藏着掖着,2023年外交部还专门发过文件,说“支持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但问题是,入常不是光靠喊口号,得靠攒人缘、靠真合作。印度要是总在“该抱团的时候挑事,该借力的时候拆台”,就算中国不拦着,巴基斯坦、印尼这些周边国家也未必同意,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只算自己账,不算集体账”的国家共事。 马凯硕那话说白了就是点醒印度:现在联合国改革的窗口还开着,中国还在帮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趁这时候过来搭伙,学中国怎么踏实搞产业、怎么跟邻居处好关系,比天天纠结“谁在阻挠”管用多了。 等这波机会过了,再想挤进去,可就真没那么容易了。
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在新德里的一场演讲里聊了一件挺严肃、但其实大家都关注的大事——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