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做饭,也不答应同

文山聊武器 2025-10-08 15:46:49

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做饭,也不答应同房,岂料,10年后,他震惊地发现,老婆的身份不简单! 许燕吉是许地山的小女儿,许地山是民国时候有名气的作家,写过《落花生》那篇文章,还精通梵文和宗教研究。许地山1894年出生在广东,原名赞堃,笔名落华生。他年轻时留学美国,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教书,1935年去香港大学当中文系主任。那时候许燕吉才两岁,跟父母搬到香港,家境好,住洋房,有轿车接送。生活过得挺滋润的。可好景不长,1941年许地山心脏病突发去世,只活了47岁。几个月后,日本军队占了香港,许燕吉一家逃回内地,辗转广西、贵州、湖南、重庆等地。母亲周俟松带着她和哥哥周苓仲到处奔波,生活一下子苦起来。她们靠母亲打零工养家,许燕吉和哥哥老是转学,日子过得颠沛流离。战乱中,她上过香山慈幼院小学、国立十四中、扶轮小学、南开中学这些学校。1946年抗战结束,她们回到南京,她进明德女中,哥哥上弘光中学。1949年后,她高中毕业,1950年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学了四年,毕业后分到石家庄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那时候她25岁,工作稳定,还和大学同学吴富融结了婚。吴富融是她的恋人,两人感情基础不错。 可1955年,许燕吉在单位说错话,把材料叫“鬼材料”,就被隔离审查,在宿舍关了半年。结婚没多久,1957年她又被开除公职,还判了6年徒刑。那时候她怀孕了,结果孩子流产了。吴富融为了自保,和她离婚,夫妻就这样散了。许燕吉在牢里待到1964年出狱,已经31岁。出狱后她没地方去,在河北第二女子监狱找了份工作,勉强维持生计。1969年,她被下放到河北新乐县大流村,那地方偏僻穷苦,她每天干农活,挣工分吃饭,日子过得饥寒交迫。村里条件差,住土房,吃粗粮,她一个城里长大的知识分子,适应不了这种苦日子。到了1971年,她实在撑不住了,就离开河北,去陕西投奔哥哥周苓仲。周苓仲在陕西工作,见妹妹这样,就帮她想办法落户。可当地政策规定,外地人落户得结婚。她38岁了,没办法,只能同意嫁人。经人介绍,她遇上武功县官村的农民魏振德。他48岁,比她大10岁,不识字,一辈子种地,前妻死了,留下9岁儿子魏忠科。魏家穷,住土坯房,日子紧巴巴的。许燕吉不要彩礼,但提条件:不做饭,不干家务,不同房。魏振德觉得占便宜,就答应了。两人就这样结了婚,没啥感情基础,就是为了生存凑合。 婚后许燕吉果然啥都不干,不会做饭,也不答应同房。魏振德一个人扛起所有农活和家务,从下地到烧饭,全包了。村里人笑话他娶了个懒媳妇,他有时发脾气,但也没法子。许燕吉是知识分子,和魏振德没共同语言,两人日子过得平淡。魏振德有点大男子主义,固执,但人还算老实。他带着儿子过日子,许燕吉不帮带孩子,也不插手家事。就这样过了几年,她始终保持距离。1979年,政策变了,许燕吉的旧案得到平反,恢复公职。她告诉魏振德自己是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生,曾在农科院工作,是知识分子。他听后震惊了,手里活计都停了。原来这个懒媳妇身份不一般,是名门之后,父亲是著名作家。她的人生经历坎坷,从香港富家女到内地逃难,又到入狱下放,现在终于翻身了。魏振德没想到,娶媳妇时贪便宜,结果捡了个有来头的。 平反后,许燕吉有机会回城工作,很多人都劝她离婚,给魏振德点钱就行。毕竟两人没爱情,没孩子,文化差距大。她如果离婚,能找个匹配的知识分子过日子。可她没这么做,她觉得魏振德年纪大了,没劳动能力了,得负责养他。她说,文化高低不重要,人格平等,魏振德没害过她,不能因为地位变了就扔下他。1981年,她调到南京江苏省农科院,当副研究员,社会地位上来了,生活优越了。她把魏振德和魏忠科带到南京,帮他们迁户口。魏振德试着做门卫,但不识字干不了,就在家闲着,由她养活。她还供魏忠科读书,他上中学,考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工作,安家落户。魏振德在南京住了20多年,过上城市生活,早起散步,冬天取暖,日子安稳。许燕吉对他不错,一直照顾到2006年他去世。她自己继续工作,到2014年81岁时因病去世,遗体捐献。魏忠科处理后事,收拾她的东西。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