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怒喊:“你们

陈砚之 2025-10-08 14:48:07

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怒喊:“你们谁也没有资格动它! 滕西远出生在1925年的山东莱芜口镇北山阳村,那地方穷得叮当响,父母早早没了,他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都跑去参加革命,家里就剩他带着弟弟讨饭过日子。十岁那会儿,他背着弟弟沿街要饭,顺便留意日本兵的动静,把情报偷偷传给县大队。那时候日子苦,他瘦得像根柴火棍,但脑子活络,总能在街头巷尾捡点有用信息。1938年,13岁的他正式加入莱芜县大队锄奸队,因为皮肤黑瘦,大家叫他“滕黑子”。他跟着队伍干锄奸的事,夜里摸黑翻墙,捅倒汉奸啥的,都不手软。 1940年夏天,杨家横战斗打响,队伍中了日军埋伏,他趴在死人堆里,等敌人靠近就跳起来用刺刀捅,一个人干掉六个日本兵,还包括一个带头的。战斗收尾,司令员廖荣标看他表现好,赏了他一把毛瑟手枪。他整个革命路子上,负伤五回,立一等功三回,三等功也三回。转业后去了莱芜城建局,管绿化的事,种树剪草啥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1996年,国家出了《枪支管理法》,私人不能藏枪了,各地公安忙着收枪。那时候莱芜还没并到济南,一个小村子里,71岁的滕西远家里藏着两把枪,村里人知道他宝贝这玩意儿,有人看不惯,其他人都交了,他就藏着,干脆打电话匿名举报公安局。举报一到,两名民警开车颠簸着来村里,找到滕西远家,说明要收枪。他直接摇头,说不交,谁也没资格动他的枪。 民警劝了半天,他进屋翻箱倒柜,拽出一张1982年的持枪证,上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202部队开的,章盖得清清楚楚。民警查了查,证是真的。他坐下讲枪的来路,第一把毛瑟是1940年廖荣标给的,第二把是1947年南麻战役后粟裕亲手送的。那战役在山地打,解放军十万人对国民党二十四万,打了四个白天黑夜。他当炮兵连长,查岗时发现山沟里有两百国民党兵,就找了个哨兵,两人守两边,晚上喊杀扔手榴弹,拖到主力来,全歼了。粟裕记他一等功,把配枪给了他。 民警听完滕西远讲枪的来历,确认持枪证没问题,就没硬收枪,走的时候眼睛有点湿。他们汇报上去,上级认可他老兵的功勋,枪就继续留在他那儿。村里人听说后,来他家串门,他又讲起战场上的事。公安那边记了档,没再追。滕西远日子照旧,枪当纪念品搁柜里,偶尔拿出来擦擦,回忆那些年打仗的日子。整个事就这么过了,他那两把枪因为特殊背景,没被收走。 滕西远小时候家里穷,讨饭时就帮着传情报,那是他最早接触革命的事。加入锄奸队后,他干活利索,锄奸任务完成得快。杨家横那仗,他从死人堆里杀出来,捅了六个日本兵,廖荣标直接给他枪当奖励。那枪成了他第一把宝贝。1947年南麻战役,他立的一等功最大,粟裕送的枪更珍贵。他军旅生涯伤了五次,功劳簿上记着三一等三三等。转业到城建局,工作就是绿化,种树修路啥的,没啥惊天动地的事,但那些枪支证件都留着,证明他过去的贡献。 1996年枪法一出,村里有人举报滕西远藏枪,民警来收。他态度硬,不让动枪,还亮出持枪证。证是6202部队开的,1982年的东西。民警验了真伪,他讲起枪的来源,一把从廖荣标那儿来,一把粟裕给的。南麻战役细节他讲得清,那次他和哨兵拖延敌人,帮大部队全歼。民警听后,没收枪,认可他的情况特殊。事后,民警汇报,公安没再管,枪留下了。村人来听故事,他讲战场经历。滕西远继续过日子,枪搁柜里当纪念。

0 阅读:1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