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汉代五铢钱纹青铜鼓,1954年出土于广西岑溪,通高57.2厘米、面径90厘米,是汉代南方青铜鼓的典型代表。 它由鼓面、胸、腰、足四部分构成,鼓面大于鼓腰,边缘伸出面檐,腰间收束、足部外扩,胸腰之间铸有鼓耳可悬吊,造型规整又具地域特色。 纹饰上,鼓面边缘蹲有6只青蛙,中心是12角光芒体,鼓面与周身满饰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五铢钱纹的融入是中原文化的体现。 我觉得作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权力与财富象征,这件青铜鼓不仅工艺精湛,更见证了汉代中原与西南各族在经济、文化上的深度融合,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实物佐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汉代五铢钱纹青铜鼓,1954年出土于广西岑溪,通高57.2厘米
扬眼观看
2025-10-07 17:32: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