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别看现在油气合作热火朝天,一旦俄乌战争结束,普京转身就把能源卖回欧洲,我们怎么办? 俄罗斯现在对中国的能源依赖有多深?举个例子,2022年中俄天然气贸易量暴增50%,“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几乎满负荷运行,中俄还签了30年期的长期合同,价格按国际油价挂钩,算下来比欧洲市场还便宜点。 俄罗斯为啥这么积极?一是欧洲不买它的气了,二是被制裁后急需外汇,三是想借中国平衡西方压力。 但咱们得明白,这种合作本质上是“危机驱动型”——俄罗斯现在缺钱、缺市场,中国刚好能接盘,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可问题是,俄乌战争一旦结束,俄罗斯的处境就会变。欧洲现在虽然嘴上说要“去俄罗斯化”,但真到冬天没气用的时候,德国、法国这些国家还是会偷偷摸摸找俄罗斯买气。 更关键的是,欧洲市场对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欧洲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60%以上,价格也比中国高。一旦制裁松动,俄罗斯肯定会优先保欧洲市场,毕竟那边钱多、路近、关系深。 到时候,俄罗斯可能就会减少对中国的供应,甚至提高价格,或者用“技术故障”“管道维护”之类的借口拖延交付。 这时候中国怎么办?如果完全依赖俄罗斯能源,一旦被卡脖子,后果不堪设想。比如2022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10倍的时候,中国要是没其他能源渠道,工业生产、居民取暖都得受影响。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可能还会拿能源当筹码,在中俄关系里玩“平衡术”——比如一边跟中国签合同,一边偷偷给欧洲留口子,甚至用能源问题逼中国在其他议题上让步。 那中国该怎么应对?首先得明白,能源安全不能寄托在单一国家身上。现在中国已经在搞“能源多元化”:从中东买油,从美国买气,从澳大利亚买煤,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 比如2022年中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里,美国、卡塔尔、澳大利亚占了大头,俄罗斯只排第四。这说明中国早就开始分散风险,不把鸡蛋全放在俄罗斯这个篮子里。 其次,得加强国内能源储备。现在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够90天用,天然气储备也在建,但跟日本、德国比还差得远,万一俄罗斯断供,储备能撑多久? 最后,得保持战略定力。俄罗斯现在跟中国走近,是因为被西方“逼的”,不是真心“转向东方”。中国不能因为现在合作顺利就放松警惕,得时刻准备着俄罗斯“变脸”。 比如中俄在远东开发、北极航道这些项目上,中国得留一手,别把所有资源都投进去,防止被俄罗斯“绑架”。 说到底,国际政治就是“利益至上”。俄罗斯现在跟中国好,是因为没得选;等俄乌战争结束,欧洲市场一恢复,俄罗斯肯定会重新权衡。
关于俄罗斯,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别看现在油气合作热火朝天,一旦俄乌战争结束,
瑶风拂素笺
2025-10-07 14:06: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