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史鉴奇谈 2025-10-07 12:02:08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俄罗斯方面拿到了乌克兰军队总参谋部的数据库资料,公布出来的数字吓了人一跳。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早就挖到了猛料。他们采访的乌克兰东部某机械化旅营长,透露自己手下的步兵还不到40人。要知道,满编状态下这个营本该有200多号人。另一个旅的步兵营营长也倒了苦水,他的部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兵员短缺。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前线士兵的过度疲劳。原本该3天轮换一次的步兵,现在不得不长时间驻守阵地。身心俱疲的军人们,有时候连基本的岗位值守都难以保证。   俄军抓住这个机会持续推进。他们凭借着充足的兵力和弹药,不断压缩乌军的控制范围。乌克兰东部的战场态势,正在朝着对乌军越来越不利的方向发展。   泽连斯基和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的矛盾,也因兵力问题彻底爆发。扎卢日内曾明确表示,乌克兰需要近50万名新兵才能稳住战线。泽连斯基却始终不认可这个数字,他既担心军饷的支付问题,又要求军方给出更充分的动员理由。   紧接着,泽连斯基就炒了扎卢日内的鱿鱼。现年58岁的瑟尔斯基接过了乌军总司令的担子。这位新司令上任后,很快就发现兵力缺口比想象中更严重。   瑟尔斯基想出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他开始从后勤、供给和维修部门抽调人员,试图用这种方式填补前线的兵力空缺。空军部队曾对此表示抗议,因为被抽调的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瑟尔斯基最终制止了对空军人员的调动,他清楚这些人的作用无可替代。   兵员短缺还带来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那些好不容易招募来的新兵,往往缺乏足够的训练。指挥官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前线急需增援,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些没经验的新兵上了战场只是送人头。   西方的援助也没能解决根本问题。美国提出的600亿美元援助计划,卡在国会迟迟无法通过。欧盟虽然批准了540亿美元的援助,但这笔钱也不能直接用来支付军饷。乌克兰本就紧张的财政状况,让征兵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泽连斯基给瑟尔斯基下了死命令,要求他想办法招募近100万名新兵。这个目标听起来就不切实际。乌克兰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消耗,适龄男性已经所剩无几。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的兵役制度。虽然18岁以上男性都要服兵役,但只有年满25岁才能上战场。这个年龄限制进一步缩小了征兵范围。乌克兰的支持者们多次呼吁降低这个标准,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相比之下,俄军的兵力优势简直碾压乌军。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俄军现役兵力约90万人,还有200万名预备役人员。乌军的现役兵力只有20万,预备役人员也比俄军少了一大截。   陆军方面的差距更是悬殊。俄陆军有28万人,乌军陆军还不到13万人。坦克、火炮、装甲车等重型装备的数量,乌军更是被俄军远远甩在身后。   空军和海军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乌空军的人数只有俄军的五分之一,攻击机和直升机数量更是不到俄军的十分之一。俄海军拥有74艘军舰和51艘潜艇,乌军却只有两艘军舰。   这种全方位的实力差距,让乌军在战场上处处被动。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研究员杰克·沃特林指出,乌军的兵力分布非常稀疏。那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本·巴里也认为,乌军的战术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他们之前习惯了堑壕战,面对俄军的机动战打法时,往往难以招架。   瑟尔斯基虽然试图通过调整部署来改善局面,但收效甚微。2024年2月,他不得不下令乌军从顿涅茨克地区的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撤军。这个决定虽然无奈,却也反映出乌军兵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兵员短缺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不断发酵。前线的防御漏洞越来越多,士兵的士气也一落千丈。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老兵,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心里充满了绝望。   乌克兰政府虽然还在努力动员民众参军,但效果并不理想。战争的残酷让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选择逃离。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亲人,去填补那个无底洞般的兵力缺口。   俄军的持续进攻,让乌军的处境雪上加霜。他们不仅要面对兵力不足的问题,还要应对弹药短缺的困境。一名前线指挥官透露,他只收到了10发榴弹炮炮弹,根本无法对俄军形成有效威慑。   泽连斯基不得不承认,由于欧洲炮弹生产能力不足,加上美国援助计划的停滞,乌军的弹药供应已经放缓。这无疑让本就艰难的战局,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