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了!评委担心被特朗普报复准备请假!美国媒体披露,特朗普的助手们正在欧洲各地为其争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内,也在为特朗普获得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进行游说、在不同场合及私下交谈中提及应该颁发给特朗普和平奖。 特朗普又开始折腾诺贝尔和平奖了。刚重返白宫没几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奖揽到手。彭博社前几天爆料,说他的团队在欧洲四处活动,帮他拉票。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也掺和进来了,在各种会议和私下聊天里,总把话题往特朗普的“和平贡献”上引。特朗普自己也公开嚷嚷,说要是没给他颁奖,那就是对美国的最大侮辱。这话一出,奥斯陆那边诺贝尔委员会的几个人就开始犯嘀咕了,据说有的工作人员和评委已经在琢磨10月10号公布名单那天请假躲事儿,生怕特朗普发起火来找麻烦。 先说说特朗普这边的动作吧。他上台后没闲着,重申要解决中东乱局,还吹嘘自己七个月内摆平了好几场冲突,从以色列-伊朗停火到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边境协议,再到柬埔寨-泰国争端啥的。他的中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跑去欧洲,找当地官员和智库人士聊这些事儿,顺带一提特朗普该得奖。鲁比奥作为国务卿,地位更高,在布鲁塞尔欧盟会议上、在巴黎的智库聚会上,甚至罗马的峰会间隙,都会拐弯抹角地提一句,说特朗普的调解努力配得上诺贝尔。7月份,特朗普还亲自打电话给挪威前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直截了当地聊这个话题。团队的策略挺直白的,既有公开场合的鼓吹,也有闭门会议的私下推动。白宫发言人没直接回应这些报道,只说总统忙着外交,没工夫纠缠奖项。但谁都看得出,这股劲头儿比以往猛多了。 挪威那边反应可就尴尬了。诺贝尔委员会的五位核心成员里,至少三位公开表示反对特朗普。理由很清楚:他的政策不符和平奖的标准。过去几年,他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还对记者和媒体下狠手,搞得言论自由受损。委员会觉得,这些举动制造了更多冲突,还干涉别国内政,比如单边制裁伊朗啥的。彭博社报道说,奥斯陆的官员们私下担心,要是名单上没特朗普,他准得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攻击挪威,甚至可能影响美挪关系。特朗普的作风大家都知道,输不起,爱报复,以前质疑选举结果闹出国会骚乱就是例子。现在委员会大楼里,工作人员开始低调准备请假,10号那天避开风头。这不是空穴来风,专家们分析,特朗普的公开游说反而适得其反,诺贝尔传统上讨厌这种高调拉票,奥巴马当年低调拿奖就是反例。 回想特朗普和诺贝尔的纠葛,这也不是头一回了。2018年,他促成朝韩峰会,就有人提名他,但没影儿。2019年阿布拉罕协议签了,他又被提名,还是没动静。2020年败选后,他还自嘲说奥巴马不配拿奖,自己更该得。现在2025年,他卷土重来,靠着第二任期的外交成绩推波助澜。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这些国家领导人公开支持他,内塔尼亚胡在白宫晚宴上直说该给他颁奖。但委员会不吃这套。路透社采访的诺贝尔观察家指出,特朗普的提名虽多,但质量不高,很多是政治盟友的客套。真正的评选看长期贡献和道德标准,他那些单边主义动作,比如退出多边协议,破坏了国际合作基础。PBS的报道也说,即便中东有进展,他的整体记录拉胯,乌克兰问题上对普京暧昧,巴以冲突中偏袒一方,这些都让评委摇头。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别扭。特朗普想借奖巩固形象,证明自己是“和平缔造者”,但他的方式太直球了。历史上,好多领导人游说过,比如奥斯拉协议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想拿,但委员会挑剔得很。特朗普的团队以为多提几次、多拉票就能成,结果闹出挪威人躲猫猫的笑话。委员会官方回应挺硬气,说评选独立,没受美国直接施压,但承认有公开和私下活动。10月10号快到了,奥斯陆街头估计风平浪静,名单一公布,特朗普要是落空,社交媒体上准得炸锅。他自己说过,这奖是给国家的,不是个人的,但谁信啊,明摆着是为自己镀金。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