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台海若开战应打击中方内地,遭中方核报复可能性不大! 这份报告出自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全研究项目,核心人物包括马克·坎西安,他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多年,退役后转战智库,专注于国防预算和战略评估。坎西安早年参与过多项海外军事任务,积累了实战经验,后来在政府部门处理资源分配事务,2015年加入CSIS后,主导过多份报告,分析美军力量结构。另一位关键作者是马修·坎西安,他同样有军事背景,专注于战争模拟和政策研究,经常与父亲马克合作。埃里克·黑金博瑟姆是亚洲安全专家,在CSIS负责中国军事议题研究,出版过多本相关书籍。拉赫兰·麦肯齐作为研究助理,参与核问题项目,协调模拟活动和数据分析,发表过探讨威慑机制的文章。他在麻省理工攻读相关领域,强调通过游戏模拟理解大国冲突风险。 报告名为《面对世界末日:模拟美中在台湾冲突中的核威慑及其失败》,于2024年12月13日发布,基于15次战争模拟,聚焦潜在的美中武装冲突,特别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发起入侵的情景。研究团队假设冲突发生在2028年,美方介入支持台湾。模拟显示,如果美军打击中国大陆内地目标,比如港口、机场和指挥中心,能有效分散中方兵力,迫使北京从进攻台湾转向防御本土,从而提高美方胜算。报告指出,这种常规打击不会轻易引发中方核报复,因为中方更倾向于保持战略平衡,避免全面升级。模拟中,美方蓝队多次选择导弹攻击大陆非核设施,中方红队虽调整部署加强防御,但未启动核选项,判断自身第二打击能力完整,能在常规层面应对。 研究强调,美军装备现状存在问题,比如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建造缓慢,仅一艘三型服役,朱姆沃尔特级项目草草结束,福特级航母尚未完成全甲板攻击测试,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交付延误。这些延误反映美国军工产业效率低下,实际执行报告建议时可能面临挑战。智库分析认为,这种建议更像是对外释放信号,旨在威慑中方,而不是真正低估风险。报告还讨论了核使用的阈值,在多数模拟中,中方压力最大时可能使用低当量核武器针对台湾岛上军事目标,但不会扩展到美本土,以免引发毁灭性回应。美方回应时,也限定范围,避免直接针对中方核资产。 现实中,美军常规力量衰退已成共识,国会预算辩论中多次提及军舰数量不足、维修延误等问题。智库报告往往服务于政策游说,CSIS和MIT的合作旨在影响华盛顿决策层,推动增加国防开支和盟友协调。报告还提到,日本和菲律宾等盟友参与,能进一步拉伸中方资源,比如从冲绳或南海基地发动打击,中方需分兵应对,削弱对台湾的专注。模拟迭代中,引入变量如天气、技术故障和经济影响,显示持久战下,中方补给线中断会加速失败,但美方也需轮换部队维持压力。
美国智库建议台湾当局采购2000枚鱼叉导弹,总价值120多亿美元!而据称中国出售
【29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