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stadEnergy预测,到2030年,东南亚的陆上风能市场预计将增长

睿诚评世界 2025-10-06 14:52:13

Rystad Energy预测,到 2030 年,东南亚的陆上风能市场预计将增长四倍 自本世纪初以来,东南亚的陆上风能行业一直呈现出温和的增长态势,其原因包括监管障碍、电网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本地供应链的成本高昂,以及对煤炭等相对廉价且被认为更稳定的化石燃料的持续依赖。然而,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Rystad Energy的分析预测,到 2030 年,东南亚的陆上风能装机容量将从 2024 年的 6.5 吉瓦(GW)增加到 26 吉瓦,增长幅度达 19.5 吉瓦。这种复苏得益于一系列短期政策举措,如拍卖、项目授予和有吸引力的上网电价(FIT),以及对中国大陆风力涡轮机的日益认可。 Rystad Energy公司亚太区可再生能源与电力分析师拉克西特·帕塔纳皮托恩表示:“这种陆上风力发电装机量的加速增长正值关键时期,因为该地区的各国正致力于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推进能源转型。政府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今年还出台了多项新法规以支持相关发展。由于技术更加成熟、设备成本不断下降以及在较低风速下性能也有所提升,陆上风力发电正日益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有竞争力的选择。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利用这些项目为数据中心供电,因为陆上风力发电能够为许多全天候应用提供有利的发电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其价值。” 尽管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东南亚地区在 2021 年至 2024 年期间新增的 11 吉瓦装机容量,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一些新的趋势。越南尽管受到政策波动的影响,但仍是最大的市场;菲律宾和泰国紧随其后。与此同时,老挝首次将陆上风能纳入其能源结构以实现电力多样化并增强出口能力。这是因为在 8 月建成的东南亚最大风力发电项目投入使用后,老挝专门为此项目而建造,其目的就是向越南输送电力。 尽管近期势头强劲,但东南亚若能借鉴以往的繁荣与萧条政策周期的经验,仍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与太阳能不同,太阳能得益于相对简单且模块化的供应链,而风力发电项目则需要更复杂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这就需要一定时间来培育生态系统,并保持稳定的项目供应以实现持续增长。 像老挝、柬埔寨以及可能还有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有机会借鉴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的经验。在这些市场中,最初项目的快速推广(越南约 4吉瓦、泰国 1.5 吉瓦、菲律宾 400 兆瓦)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实施,但随后由于政策的缺乏连续性,项目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导致越南自 2021 年以来没有新的建设,泰国自 2019 年以来没有新的项目,而菲律宾自 2015 年以来也没有新的建设。 此外,越南近期发生的由国家电力公司越南电力公司(EVN)与风力项目开发商之间的支付纠纷,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这些挑战大多源于提议对在运项目按追溯方式降低上网电价费率,并附加新的验收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在 2018 年至 2021 年的繁荣时期并网的太阳能和风力项目的电网限电问题。 尽管东南亚的陆上风能产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但其长期的繁荣将取决于持续的政策支持、更完善的电网整合以及建立本地供应链。政府的持续支持以及行业内各方的紧密合作对于构建一个稳固的风能市场以及确保风能成为该地区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至关重要。

0 阅读:3
睿诚评世界

睿诚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