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国军方扣押的11万吨俄罗斯油轮,已经在10月3日重新起航奔向印度,结果这事还

建程 2025-10-06 13:25:29

被法国军方扣押的11万吨俄罗斯油轮,已经在10月3日重新起航奔向印度,结果这事还没完,法国方面称,虽然俄罗斯油轮已经释放,但是中国船长则因“拒绝服从法国的指令”,而收到传票,要求中国船长于2026年2月23日在法国本土布列斯特法院出庭。 要知道,这艘长244米、总吨位115577吨的巨轮本就是俄罗斯“影子舰队”的常规操作,挂着贝宁国旗,从普里莫尔斯克港出发,一路关着卫星定位往印度运油。 这类换旗躲制裁的船马克龙自己都数过,说全球有600到1000艘,每年给俄罗斯赚数百亿欧元,撑起了40%的战争预算。 法国本来想当北约“制裁先锋”,派特种兵乘直升机登船扣押,把船押进戴高乐号航母的母港,马克龙还高调宣称“阻止了严重错误行为”,结果没等捂热,3天就匆匆放船,只留下张传票给中国船长,这反差比戏剧还荒诞。 但放船的底气早被中法贸易的账本戳没了。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2023年光农产品就卖了469.5亿元。 比2019年涨了五成多,今年一季度进口额快摸到100亿元,波尔多红酒、诺曼底奶酪靠着中国市场才撑着溢价。 更要命的是高技术领域,法国占了中国飞机和航空器零部件进口的三成,中国家电、手机对法出口今年还涨了二三十个百分点,真把中国惹毛了,别说农产品滞销,空客的零部件供应链都得卡壳,这账爱丽舍宫比谁都算得清。 之前德国扣了10万吨的Eventin号油轮,芬兰扣了“鹰号”,最后都是悄悄放船,法国偏要摆高调,没成想撞上中国船长,只能赶紧放船保贸易,留张传票当遮羞布。 这张传票本身就透着心虚。所谓“拒绝服从指令”压根没实锤,法国之前炒作油轮“向丹麦发射无人机”,北约查了半天连信号记录都对不上,跟当年美国拿“洗衣粉”当化武证据的套路如出一辙。 布列斯特法院选在2026年开庭更有意思,硬生生拖了四个多月,摆明了给双方留缓冲,真要定罪,先不说中国使馆会不会坐视不管,单是中法正在谈的航空合作项目就得黄,法国航空业可经不起这折腾。 要知道2016年中国船长李福彬在加勒比海救了法国老人,法国总领事还专程去青岛送感谢信,夸他“英勇典范”,现在换个中国船长就翻脸,这双标玩得连面子都不顾了。 俄罗斯那边早把笑话看明白了,普京第三天就警告法国“海盗行径”,克里姆林宫直接点破“北约借扣船刷存在感”。 毕竟“影子舰队”早把后路铺好了,600艘油轮里77%都被西方列了黑名单,照样靠换旗、海上转运每年多赚110亿美元,70%的原油出口都靠这些船运出去。 法国扣船那几天,俄罗斯又从希腊买了5艘二手油轮补进舰队,损失压根可以忽略不计,反倒是法国自己落了个“欺软怕硬”的名声,欧盟盟友私下都在调侃“马克龙只会拿船长开刀”。 中国船长这事儿更像块试金石,试出了法国的外强中干。按国际法,船长服从船旗国指令天经地义,贝宁没授权法国登船,中国船长拒绝本就合理,法国偏要拿本国法律套外人,其实就是想找个台阶下。 可他们忘了,中国每年给法国送的订单里,光空客飞机就占了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真要闹僵,中国大不了多从波音下单,法国飞机厂就得裁员。 布列斯特法院怕是也清楚其中利害,到时候大概率是“开庭走个过场,批评教育了事”,总不能真把中国船长定罪,那不等于给中法关系泼冷水。

0 阅读:64
建程

建程

给你想看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