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也许会迟到, 但不会缺席。 10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说,荷兰阿姆斯特丹爆发了

不凡葡萄 2025-10-06 10:17:54

正义也许会迟到, 但不会缺席。 10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说,荷兰阿姆斯特丹爆发了大规模示威,大约25万民众走上街头,举着“停止加沙流血”“正义属于巴勒斯坦”的标语,他们大声呼吁政府对以色列更强硬,要结束加沙的冲突。当橙色的人群挤满达姆广场,那些眼神里的愤怒和悲悯,把中东的苦难,变成了欧洲无法忽视的声音。 这场示威就像一面镜子。你看人群里有白发老人,手里攥着旧和平海报,有年轻母亲,把“给孩子无硝烟世界”的标语别在婴儿车旁。不同年龄的人都来了,他们带着同样的想法,排成队伍。这不是简单的集会,是大家的良心在跨国界响应。荷兰人平时很理性克制,但加沙医院废墟里不断挖出孩子的遗体,联合国报告都说“可能违反国际法”,连风车国度的温和,都变成了街头的呼喊。 再说民众的诉求,这背后是对“正义时效”的追问。国际社会的调解总比流血慢半拍,停火协议像玻璃一样容易碎,普通人忍不住了,站出来敲打权力的大门。有人举着牌子写“25万人=25万份良知”,这数字背后,是大家对“迟到正义”的焦虑。加沙的每寸土地都在提醒我们,人道主义危机在倒计时,政治博弈不该拿平民血泪当筹码。荷兰政府现在面对的,不只是街头的人潮,更是文明社会对“何时该行动”的道德考问。 举个例子,示威现场有个叫安妮的老太太,她82岁了,二战时全家躲在阁楼里逃过劫难。她举着牌子写:“1940年我们求正义,2025年加沙孩子也在求。”她说看到加沙孩子的照片,就想起自己童年躲轰炸的日子,这样的老人在示威人群里有很多,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正义不能等。 现在阿姆斯特丹的人群散了,但留下的思考还在发酵。郁金香国度为千里外的苦难呐喊,让我们明白:正义的时钟不该被地缘政治拨慢,25万双脚在街头走出良知的边界,这是人类共通的痛感在找出口。这场示威不只是向政府施压,更是在为“不缺席的正义”重新定时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不凡葡萄

不凡葡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