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国庆档的反诈题材片《震耳欲聋》,还挺惊喜的。这类反诈题材过去有过

问筠说趣事 2025-10-05 18:43:29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国庆档的反诈题材片《震耳欲聋》,还挺惊喜的。这类反诈题材过去有过聚焦境外电信诈骗的故事,而这部则是针对金融理财骗局。

电影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冲突:程序正义和流程正义的悖论。

在电影情节里,律师协会和资本媾和,给普通人尤其是聋人等弱势群体“定制”了一场所谓高收益的理财骗局,忽悠人们抵押房产来投资项目。

整个过程表面上有合同、流程合规,程序上没有瑕疵,却事实上造成无数人家破人亡的恶劣后果。

当程序正义造成结果不正义时,谁应该优先?

去年北美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枪机案,一名保险公司的CEO在纽约被当街射杀,他的公司靠强大的谈判能力和法律程序漏洞,逃避了几十万人的医疗索赔申请,使得无数北美百姓陷入困境,而凶手路易吉·曼吉奥内,则被冠以“现代罗宾汉”称号,成为世界级超级网红备受追捧。

其实许多案例都表明,利益集团和资本天然比普通人更加懂得利用程序和规则为其谋利,包括今天的许多骗局,表面上也都精心包裹了一层光鲜亮丽合法合规的外衣,令人防不胜防。

这类诈骗犯罪类题材的电影,现实教育意义很强。就像之前境外电信诈骗出来后,人们接到转账或发验证码的电话后都会警觉起来,

这电影看完后,对于许诺年化收益超过50%甚至100%的金融产品,观众也会更加小心谨慎,在内心深刻植入“你惦记别人的高利息,别人却盯着你的本金”的反诈意式。

时代在发展,骗局也会进化和迭代,无论是针对普通人、白领、残障人士、高收入人群、老人...都有定制的剧本等着鱼儿上钩,无孔不入。尤其这电影里受骗者多是中老年人,

许多固执家庭的长辈们可能对晚辈提醒的言语毫不在意,但对短视频里的专家言听计从、对电影电视里的情节记忆深刻。

比如电影里最震撼的一幕:金融诈骗公司在游艇上庆祝丰收,烟火漫天时,被骗光抵押房产的受害者在家里点煤气,同样的烟火四溅。蒙太奇的交互剪辑产生强烈的善恶黑白对比,这种剧情冲击比任何反诈宣传文案都来的有警示意义。

如果家里经常有买保健品的长辈的朋友,与其苦口婆心的和他们反复叮嘱不要上当受骗,真不如带着他们去刷几部反诈电影来的有效果。

电影结尾用了浪漫的叙事,让檀健次饰演的律师从白到黑,最终又重拾善念重回初心,选择自我揭短的方式,揭露了罪恶与真相,有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圆满结局,可谓大快人心,也算是对于现实的一种美好期待了。

0 阅读:0
问筠说趣事

问筠说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