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轻女性大

观今言史啊 2025-10-05 12:52:20

1958年,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电器厂视察,全厂工人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年轻女性大声喊道:“毛主席好!”   1958年2月的沈阳城,北风卷着煤灰在铁西区的厂房顶上打转,天刚蒙蒙亮,机床电器厂的夜班工人正搓着冻僵的手指准备交班,白班工人裹着棉袄往车间走。   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的清晨会被写进厂史,毛主席的轿车碾过结冰的路面,稳稳停在了厂门口。   车间主任老张刚把扳手套进工具箱,听见动静回头时差点撞上龙门刨床,警卫员拉开车门的瞬间,车间里三十多台机床的轰鸣声突然矮了半截。   工人们像被焊在了原地,有人把沾着油污的棉帽攥出了汗,有人盯着地上半截粉笔头不敢抬眼,只有新来的铣工王秀兰踮脚张望着,手里还捏着半块没来得及藏起来的玉米饼。   灰大衣的衣角扫过沾着铁屑的地面,毛主席弯腰捡起个齿轮毛坯,对着天窗透进来的光看。   老张喉咙发紧地汇报精度数据,却见主席突然转向墙角,王秀兰手里的玉米饼掉进机油桶,那声带着苞米碴子味的"毛主席好"撞在水泥墙上又弹回来,震得房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车间的空气这才活过来,老李头扔下砂轮机凑上前,刚下夜班的小伙子用袖口猛擦搪瓷缸,主席接过豁了口的杯子喝水,铁锈混着铝粉的茶水洇湿了他灰色大衣的前襟。   在总装车间,他伸手摸刚下线的铣床外壳,指尖在滚烫的铸铁上停了三秒,突然蹲下去看地上一道油渍,那是夜班青工搬零件时洒的润滑油,在水泥地上拖出条歪扭的线。   厂门口的考勤表前,主席仰头看了很久,老传达周师傅缩着脖子往煤炉里添柴,火光映着考勤表上几个被红笔圈住的迟到记录,炉膛里爆出颗火星,正落在周师傅磨破的棉鞋面上。   三个月后,厂办干事举着封中南海来信冲进车间时,王秀兰正给新铣床调齿轮,信纸右下角的签名被机油浸透半边,主席用铅笔在"女工能顶半边天"下面划了波浪线。   那张著名的合影被钉在光荣榜正中央,照片里主席握着的正是她结着茧子的手,背景里那台龙门刨床的铭牌上,还留着主席摸过的指印。   那年冬天特别冷,厂区水管冻裂了好几处,但每天清晨六点,总有个穿灰棉袄的身影蹲在工具房门口,把冻成石头的馒头码进麻袋,那是老张给上早班的青工备的干粮。   麻袋最底下压着张从光荣榜上揭下的合影,玻璃相框的裂缝用胶布粘了三道。   多年后机床厂拆迁时,工人们在旧配电箱里发现个铁皮饼干盒,盒里除了生锈的钢珠,还有片风干的玉米饼,饼上印着半圈牙印,底下压着张1958年的考勤卡,迟到栏的红圈早已褪成淡粉色。   参考资料:人民网 《毛主席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经典瞬间》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