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小怪兽说热点 2025-10-05 09:43:24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也未有的战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天早晨,山东栖霞的一个小山村刚升起炊烟,突然防空哨声刺破宁静。四架日军飞机从西边山头俯冲下来,轰炸声震得地面发颤。 八路军战士正端着饭盆准备吃饭,立刻扔下碗筷疏散。18岁的宋岭春没有跟着人群往树林里钻,反而扑进一片开阔的草地,仰面躺下。 战友们趴着隐蔽,觉得“看不见飞机就安全”,他却认为:脸朝上才能看清敌机动向,就算死也得明白怎么死的! 宋岭春的“神枪手”之名,早在参军前就已练成。1925年,他生于山东平度一个贫苦农家,家里兄弟姊妹八人,他是老幺。 童年时,他跟着父亲上山打猎,一杆土枪在他手里成了神器。天上飞的鸽子、地上跑的野兔,只要进入射程,基本逃不过他的子弹。 这种天赋并非全靠苦练,而是对目标轨迹的直觉预判。村里人说:他打弹弓时,石头子儿都能追上飞鸟! 1942年,17岁的宋岭春带着国仇家恨参军。他的大哥、二哥和大姐在东北被日军杀害,这笔血债让他握枪的手格外沉稳。 入伍后,部队很快发现他的特长。普通战士每次只能领三发子弹,他却能拿到四十发,因为领导相信“他每一颗子弹都能换一个鬼子”。 他的装备也从日制“99式”逐步升级到缴获的“三八大盖”—这支枪精度高、不卡壳,但只有排长以上才能配备,足见上级对他的重视。 1943年2月,宋岭春被送入山东抗大分校受训半年,这里的学习让他从“野路子”变成专业射手。 练枪时,他枪口挂砖头端枪三小时,臂力稳如磐石;打靶考核次次第一。结业后,他返回胶东军区西海独立团,专职狙杀日军岗哨。 据警卫他的刘队长记录,仅1943年一年,宋岭春就击毙30多名日本兵,包括小队长、中队长等军官。战友们笑称:鬼子听到枪响就趴窝,根本不敢露头! 然而,真正的传奇发生在1943年9月那天。日军飞机在根据地盘旋轰炸,因为附近就是胶东军区司令部,敌机经常来挑衅。它们飞得极低,机翼上的太阳旗刺眼嚣张,几乎贴着树梢扫射。 宋岭春躺在草丛里,盯着其中一架飞机绕着他转了三圈。突然,飞行员探出头向下张望,那张脸清晰得连眉毛都看得见。宋岭春心里冒火:这家伙太狂了,打掉他飞机就得栽! 开枪前,宋岭春有过犹豫。部队明令禁止暴露目标,违令可能受处分。但敌机再次迎面飞来时,他豁出去了:打飞行员头部,比打油箱靠谱! 敌机径直冲来的瞬间,他扣动扳机,子弹穿透驾驶舱,飞行员当场毙命。 飞机摇晃两下,一头扎进山沟爆炸。其余三架敌机吓得拉升逃窜。山坡上沸腾了,战士们从草丛里跳起来欢呼:神了!步枪真能打飞机! 事后,宋岭春主动找队长认错,队长大笑:飞机都打下来了,还错什么?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接见他,拍着他肩膀连夸“小英雄”。 还召开连以上干部会宣布新战术:今后敌机来了,隐蔽照旧,但步枪机枪都可以打!这一枪打破了八路军“只躲不打”的防空惯例。宋岭春因此获颁两次战斗大功、一次战斗模范奖。 抗战胜利后,宋岭春转战东北成为骑兵,1947年负伤导致右耳失聪。1954年他转业至广西运输系统,1984年离休。 晚年他极少提及往事,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许世友将军在南宁见到他,仍记得当年“神枪打飞机”的壮举。 那些奖章虽已褪色,但老人记忆里的天空从未模糊:飞机翅膀下的太阳旗,我一辈子忘不了。 宋岭春的传奇并非神话,而是天赋、苦练与战场直觉的碰撞。他用一杆普通步枪,证明了勇气比装备更重要。 如今山河无恙,但那段历史提醒我们,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他们只是站在危难前不肯退后的普通人。 信息来源: 央视国际《战地英雄:18岁八路军战士用步枪打飞机》 中国新闻网《“天生”的神枪手:创造“步枪打飞机”的人》 平度市政协《平度历史名人 | 八路军神枪手宋岭春》

0 阅读:1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