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公开了,我军1架歼16战机,在海上近距离缠斗F-35!结果1架歼16战机,一次性锁定2架美军F-35隐身战机,自那次碰面之后,美军F-35战机最近,都没有在我国近海附近出现过。 F-35作为美军的王牌隐身战机,向来以“来无影去无踪”自居,那我们的歼-16是怎么做到“一盯二”的呢? 关键在于歼-16装备的两大法宝,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红外搜索系统,简单来说,就像同时拥有了“火眼金睛”和“顺风耳”,特别是在近距离缠斗时,F-35的隐身效果大打折扣,这就给了歼-16可乘之机。 有意思的是,自从这次碰面后,F-35确实很少在我们家门口转悠了,这说明什么?再好的装备,一旦被摸清了底细,威慑力自然就打折扣了。 其实,这场较量的真正看点不在于单架飞机的性能对比,而在于背后的体系对抗,歼-16就像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它的威力不仅在于棋子本身,更在于整个棋局的布局。 我军这些年构建的预警网络、数据链系统,就像给飞行员装上了“千里眼”和“传声筒”,这才是我们能及时发现、有效应对的底气所在。 这次空中相遇,让我想到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现代军事竞争,到底在竞争什么? 以前我们总爱讨论“代差”,觉得装备差一代就处处受制,但这次事件告诉我们,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像武侠小说里,内力深厚的高手,就算用普通的招式也能克敌制胜,我们的防空体系就是这股“内力”,让即使在装备性能上不占绝对优势的歼-16,也能在特定情境下发挥关键作用。 F-35是把锋利的“矛”,但我们没有单纯跟着去造更利的“矛”,而是用心打造了自己的“盾”,这种思路很东方,也很智慧,你知道他要来,知道他要怎么来,提前布好局,等着他来。 这次事件还有个细节很值得玩味,是我们主动公开的,这在过去很难想象,这种透明本身就在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有能力,更有底气。 往远了看,这场遭遇战预示着一个新趋势,以后光靠买“明星装备”可能不够用了,就像下棋,不是有几个“车马炮”就能赢,关键要看整个棋局怎么布。 咱们的歼-16这次表现,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在未来,这种立足于体系建设的思路,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说到底,强军之路不是简单的装备竞赛,而是要在技术、战术、体系等多个维度实现协同发展,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而且会越走越稳。 。
中国公布歼-35核心“技术”!【网易新闻】近日,美国知名军事媒体《军事观察》引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