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的核心仓位为国防军工、创新药与恒生科技。
虽说是核心仓位,但是具体权重博格自己也不太清楚,趁着假期抽时间粗略的计算一下。
(1)国防军工
大部分仓位都在2018-2019年买的,目前累计盈利在90%左右。
2022-2023年也加仓过一些军工主动基金,2024年都切换到军工指数,这部分目前盈利27%左右。
ETF账户近期建仓了航天航空与卫星,目前刚开始赚钱。
国防军工目前合计权重约18%,实在有点高了。
未来若军工大涨,博格打算减仓一部分军工,争取把仓位降低到15%左右;
(2)创新药
A股创新药主要是2018-2019年买的李时珍组合,目前盈利超80%;
2022年开始定投恒生医疗,这部分目前盈利40%左右。
ETF账户港股创新药盈利超110%,还有医药汉堡盈利近70%。
前两个月减仓了一点点恒生医疗与港股创新药,最近又减仓了A股创新药。
创新药目前合计权重约16%,也实在有点高了。
未来创新药继续涨的化,先减仓A股创新药,再减仓港股创新药。
(3)恒生科技
以港股科技为主的基金都算这一大类。
2020-2021年买的中概互联刚回本。
之后在市场底部没有再买中概互联,而是选择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港股互联网等指数基金。
恒生科技也分别买了不同的几只,就为了标记不同的买入时间,看看未来收益有何区别。
刚才看了一下,有的盈利70%,有的盈利40%,有的盈利20%。
2024年1月底买的恒生科技,在2024年底止盈卖出了,当时盈利近50%,如果放到现在盈利应该近100%了。
恒生科技目前合计权重约15%,这个仓位还算合适吧。
小结:
国防军工、恒生科技与创新药这个三个核心仓位的,已经占比博格50%的仓位了。
人工智能、A股资源类、港股红利、恒生消费、港股汽车这些占比20%。
化工、绿电,消费、养殖等等基金占比10%。
整体仓位超80%,现金部分不到20%。
讲到这里,一定有人说:
“你买这么多基金,能跑赢指数吗?”
博格只能回答,真的不一定能每年都跑赢沪深300。
2016-2025年,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面。
博格只有在2017年与2024年跑输沪深300,剩余八年时间均跑赢沪深300指数,十年累计收益更是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2017年为何跑输沪深300原因有点记不清了
2024年跑赢沪深300的原因,是某队买沪深300了,没有买博格重仓的科技成长。
今年前九个月结束,看看今年以来收益。
场外基金账户(之一)今年以来155.3万,收益率为35.74%;
场内ETF账户,今年以来盈利56.9万,收益率为47.68%。
整体看,场内ETF账户不仅收益高,而且胜率高(9个月里面有8个月盈利)。
港股基金[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