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忍,脱下长衫盖在了女尸身上并且将女尸挪到一旁安葬,谁知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永乐十七年秋,京郊山腰的古坟前,已任礼部侍郎的马铎盯着泥土里露出的半块玉佩,手指微微发颤 —— 那是八年前他安葬无名女尸时,一同埋下的 “菊” 字玉佩,如今竟赫然出现在坟头。 玉佩边缘还沾着新鲜泥土,仿佛刚被人从土里取出又轻轻放回,这一幕让他瞬间想起当年荒山中的奇遇,以及那句改变他命运的 “雨打无声鼓子花”。 八年前的那个春日,马铎裹着单薄内衣,指尖还沾着刨土时磨出的血,将攥着玉佩的女尸轻轻放入土坑。 那时他只当这是女子生前的随身之物,却没料到,这半块玉佩会成为后来查明她身份的关键。 安葬完女尸当晚,茅草屋里的妇人递来热水时,他恍惚看见妇人袖口也绣着一朵鼓子花,和女尸袖口的纹样一模一样,只是当时赶路心切,并未多想。 殿试夺魁后,马铎曾派人重访那片山,想查明女尸身份。 差役带回消息,三年前山下张村曾有位苏姓女子,擅长绣鼓子花,因拒绝当地恶霸逼婚,被诬陷偷盗后离奇失踪,家人四处寻找无果。 马铎立刻让人调取当年卷宗,发现苏姑娘失踪当日,恶霸家的仆役曾在山中见过她的身影。 更巧的是,苏姑娘的贴身侍女在她失踪后也不见了踪迹,侍女的名字,恰好叫 “菊儿”—— 那半块 “菊” 字玉佩,正是苏姑娘送给侍女的信物。 真相渐渐清晰。当年拦路对句的农妇,其实是侍女菊儿的魂魄。 苏姑娘死后,菊儿也殉主而亡,她知道苏姑娘蒙冤,却无力回天,只能借魂魄之力,在马铎赶考路上设下对句考验 。 她料定马铎心善,定会对出下联,也定会在殿试上用上这对联,借帝王之眼让马铎脱颖而出,才有能力为苏姑娘平反。 而茅草屋里的妇人,正是苏姑娘的魂魄,她念出的 “雨打无声鼓子花”,既是感谢马铎的安葬之恩,也是暗示自己如鼓子花般无声凋零的冤屈。 马铎查明真相后,立刻上奏朝廷,请求重审苏姑娘一案。 明成祖朱棣听闻此事,感念马铎的善举与担当,下令彻查。 最终恶霸及其党羽被依法处置,苏姑娘的冤屈得以昭雪,马铎还亲自为她撰写墓志铭,刻在古坟前的石碑上。 下葬那日,坟头的鼓子花突然盛开得格外繁盛,风吹过花丛,似有女子呜咽之声,仿佛苏姑娘与菊儿的魂魄终于得以安息。 后来,马铎官至礼部侍郎,为官清廉,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诫下属:“善举不分大小,或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却能改变他人的命运,甚至解开一桩陈年冤屈。” 每年春日,他都会亲自去苏姑娘的坟前祭拜,带上自己亲手写的诗文,念给她听。 坟前的鼓子花年年盛开,那半块 “菊” 字玉佩,被他用锦盒装好,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这年秋祭,马铎带着儿子来到坟前,指着石碑上的墓志铭,给儿子讲起当年的故事。儿子摸着坟头的鼓子花,问:“爹,要是当年您没安葬苏姑娘,现在会怎么样?” 马铎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要是没那场善举,爹或许成不了状元,苏姑娘的冤屈也无人知晓。 做人啊,只要存着善心,走的每一步路,都会是正确的路。” 夕阳下,马铎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望着坟前盛开的鼓子花,仿佛又看见当年那个穿着素衣的妇人,和拦路对句的农妇,她们的身影渐渐与花丛融为一体。 这半生的际遇,让他深刻明白:善念如种子,播下便会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开出改变命运的花。 而那半块重现的玉佩,更像是一份无声的见证,见证着善举带来的无尽福报。 参考资料:“代驾效天一日君”——马铎.长乐新闻网
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忍,
悠然话史
2025-10-04 15:32:43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