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 “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其实联合国总部根本没有 “搬家” 的正式决定,古特雷斯也从来没敲定过所谓的迁址方案。 联合国总部 1951 年就定在了纽约,这背后是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安排,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迁址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一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全票同意,二是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支持。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随便哪一个都难达成。美国作为东道国,手里握着否决权,肯定不会同意总部搬走,单这一点就足以让任何迁址计划泡汤。 更别说搬迁的成本了,有人估算过,光重建总部设施就得花 100 亿美元,这笔钱谁来出、怎么分,193 个成员国得争论几十年,根本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事。 那为什么会有 “搬家” 的传言呢?主要是因为美国最近几年的做法太让人失望,把联合国逼得不得不另想办法。 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分摊国,美国该缴 22% 的预算,但截至 2025 年,累计拖欠的会费已经高达 28 亿美元,占联合国总欠款的 75% 以上。 这笔钱拖得太久,直接影响了联合国的正常运转,总部被迫裁员 3000 人,砍掉 7 亿美元预算,连一些救助难民、防控灾害的人道主义项目都停摆了。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把签证当成政治工具,多次拒绝给其他国家的代表发签证,哥伦比亚总统、俄外长拉夫罗夫都遭遇过这种情况,连联合国会议都没法正常参加。 前段时间联合国大会期间,纽约总部还出了一堆洋相,特朗普在自动扶梯上卡壳,提词器黑屏、音响失灵,大家才发现这座上世纪 50 年代建的大楼早就年久失修,而美国连维修经费都拖着不拿出来。 面对这些麻烦,古特雷斯确实在推动改革,但不是 “搬家”,而是 “分散办公”—— 把一些机构搬到其他地方,避免所有鸡蛋都放在纽约这一个篮子里。 其实这种做法早就开始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部分职能搬到了内罗毕,灾害应急部门也在亚洲、非洲设了办公中心。 内罗毕的运营成本比纽约低太多,每平方米花费只有纽约的五分之一,而且已经有环境规划署、人居署两大机构在那,形成了成熟的办公网络。 这种分散不是要放弃纽约总部,而是为了让联合国更高效、更独立,少受美国的牵制。 再说说 “省略中国” 的说法,这更是站不住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管是迁址还是机构调整,都绕不开中国的同意,怎么可能被 “省略”? 恰恰相反,最近几年联合国不少重要机构都主动落户中国,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体系里的分量越来越重。 2025 年,联合国科技教育研究所就在上海成立了,这可是欧美以外第一个这么高级别的全球性中心。 紧接着,管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也设在了上海,专门负责把中国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更早之前,2021 年联合国就在浙江德清设了地理信息中心,这是联合国在中国建的第一个直接下属的专门机构。 这些机构选择中国,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上海有两万多家先进企业,每年申请十几万件专利,科技实力摆在那,教科文组织都认可上海的教育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从来都是按时缴会费,不像美国那样拖欠,而且还派了很多维和部队去海外执行任务,实实在在承担着大国责任。 全球南方国家都认可中国在联合国里的角色,觉得中国能帮他们说话,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把国际组织当成单边工具。 现在国际上确实有不少国家呼吁联合国改革,比如哥伦比亚总统就公开说该把总部迁出纽约,俄罗斯还提议过搬到索契,但这些都只是呼声,离成为现实差得远。 古特雷斯心里很清楚,整体迁址不现实,所以才主推 “职能分散化”,把一些部门搬到上海、内罗毕这些地方。 这样既能降低对纽约的依赖,又能让联合国的服务更贴近不同地区的需求,比如内罗毕的办公室能快速给非洲之角送救灾物资,上海的中心能更好地分享亚洲的发展经验。 说到底,这场 “搬家风波” 其实是国际权力格局变化的缩影。以前美国在联合国里说一不二,现在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的影响力在下降,大家越来越希望联合国更公平、更均衡。 纽约总部的核心地位短期内不会变,但越来越多的机构落户中国、非洲,说明全球治理的重心正在慢慢东移。 那些说 “省略中国” 的人,要么是不了解联合国的规矩,要么是故意造谣;而说 “正式敲定迁址” 的,更是没搞懂联合国的决策流程有多复杂。 联合国真正在做的,是用 “分散办公” 的方式解决眼前的麻烦:美国拖欠会费就找成本更低的地方办公,美国卡签证就把机构设到更开放的国家。 中国能承接这些机构,是因为实力够、责任强,不是靠抢也不是靠争。未来不管总部搬不搬,中国在联合国里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这是趋势,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那些不实传言,看看热闹就行,别真当回事。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凡之谈世界
2025-10-04 10:05: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