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舰以“弹射三连”的震撼姿态,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舆论普遍认为进度领先美军福特号航母,其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东升早有预判,称最新反超的可能不是经济,很可能是在军事。网友:神预判。 9月22日的东海海面,风平浪静下藏着惊雷。 福建舰的飞行甲板上,蓝色电弧猛地闪过,30吨重的歼-15T被电磁弹射器推着瞬间加速,引擎轰鸣声刺破天际时,甲板还在微微震颤。 不过十秒,歼-35像抹暗灰色影子紧随其后,没有多余动静就已冲上云层。 最后,顶着巨大雷达盘的空警-600缓缓滑过弹射轨道,30秒内三架战机接连升空。 他直言,中美较量里,最先打破平衡的可能不是经济,而是军事。 如今福建舰用“弹射三连”给出回应,网友们忍不住刷屏“这预判太神了”。 福建舰这波操作的含金量,得跟美国福特号比着看才明白。 作为全球首款电磁弹射航母,福特号服役这些年就没摆脱过故障魔咒。 至今没能用电磁弹射让F-35C正常起飞,连二号舰肯尼迪号都从2025年延期到2027年交付。 而中国直接一步到位,不仅实现了歼-35这款隐身战机的弹射,还能让三种不同重量的战机连射,稳定性肉眼可见地领先。 这艘8万多吨的巨舰,甲板比3个足球场还大,底下的综合电力系统能同时撑起4台电磁弹射器满负荷运转,效率是老款蒸汽弹射的3倍。 福建舰的突破只是中国军事技术爆发的一个缩影。 翟东升教授当年的预判,早有扎实的技术打底。 陆地上,DF-17乘波体导弹早就实战部署了,5马赫以上的速度加上多变轨迹,让传统防御系统根本拦不住,这可是连美国都没追上的技术。 海底下,096型战略核潜艇带着巨浪-3导弹游弋,12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在自家海域就能覆盖全球关键目标。 天上更有盼头,央视最近刚暗示轰-6N有“后续机型”,配上空军副司令“很快亮相”的说法,军迷都猜这是轰-20要来了。 更让人在意的是中国军工的“造舰速度”。 过去五年,中国海军每年新增舰艇的吨位都超过美国,5000吨级的护卫舰跟“下饺子”似的,055B驱逐舰还装了电磁炮和激光反导系统。 前美海军上校卡尔·舒斯特盯着卫星图分析,福建舰离正式入列顶多剩几周,明年春天就可能跟空军、火箭军搞联合作战测试。 而江南造船厂干船坞里那个330米长、没烟囱的舰体,不少人猜是004核动力航母,要是用上锗基熔盐反应堆,理论上能绕地球18圈不加油。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摆着,美国有3750枚现役核弹头,中国只有500枚,就算每年造80枚,短期内也追不上总量。 远洋投送更是短板,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76个海外基地,中国目前就3艘常规航母,海外能靠的只有吉布提一个后勤基地和南海的几个支点。 可差距不等于没优势,这正是中美军事博弈的微妙之处。 中国没打算跟美国比全球部署,而是聚焦西太平洋的“区域拒止”。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能让战机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比辽宁舰、山东舰远得多。 南海的永暑礁、美济礁这些“不沉航母”装了红旗-9B防空系统,直接把美军航母的安全距离推到1500公里外。 就像前台湾海军舰长吕礼诗说的,华盛顿该明白,第二岛链的压倒性优势没了。 回头再看福建舰甲板上那道蓝色电弧,它弹起的不只是三架战机,更是中国军事的“节奏感”。 不盲目跟跑,只在关键领域突破。 翟东升的“神预判”,本质上是看懂了这种“精准发力”。 中美军事的差距确实存在,但非对称优势也很清晰,未来的博弈从来不是谁压倒谁,而是谁能守住自己的节奏。 中国发展军事从不是为了争霸,而是为了不被人欺负,这一点,福建舰的每一次弹射都在默默说明。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2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