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聊几句K签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
对此,郭嘉昆表示,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中方决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下,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
最近,关于K签的讨论太火了,陶叔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01
很多人对K字签证情绪很激动,但可能并不清楚它具体是什么。
首先,它是发给外国人出入境普通签证的一种类型。
按照今年8月7日公布的第814号国务院令,对《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进行修改,新增了一种普通签证,即K字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包括K签在内,条例中列明的普通签证共有13种,分别是:
(一)C(乘)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
(二)D(定)字签证,发给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
(三)F(访)字签证,发给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
(四)G(过)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五)J(记)字签证。分为J1字签证,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J2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短期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
(六)K(科)字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七)L(旅)字签证,发给入境旅游的人员;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可以签发团体L字签证。
(八)M(贸)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
(九)Q(亲)字签证。分为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十)R(人)字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十一)S(私)字签证。分为S1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长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的配偶、父母、未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人员;S2,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因工作、学习等事由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务需要在中国境内停留的人员。
(十二)X(学)字签证。分为X1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长期学习的人员;X2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短期学习的人员。
(十三)Z(作)字签证,发给申请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
你看,新增K签,只是进一步细化了签证类型,把原来需要办理R签或F签的部分人员分流出来,合成新的一类,并适当降低申请的难度。
这么做的目的,按照《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移民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文章的说法,
是“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便利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是工作上的合理改进。
确实很合理啊。
其次,拿到签证只能入境,并不是等同于可以在国内就业。
申请签证只是为了入境,而申请哪种签证,则取决于能提供哪些证明材料,最终影响的是停留时长与允许开展的活动类型。
外国人要在国内就业,入境的时候就应该直接申请Z签,而不是K签。就算有Z签,入境以后也得去人社部门要再办一个《外国人就业证》。
有的人会说,要是先申请K签入境,再想办法就业呢?
如果是打黑工,别说K签了,旅游签入境都有可能,但是被抓住就遣返不再允许入境,能有啥意义?
走正规途径,想拿着K签就业,按照《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按本规定规定的审批程序申领许可证书,被聘用的外国人凭许可证书到公安机关改变身份,办理就业证、居留证后方可就业”。
需要跑人社与公安两个部门,才能把证办全,哪有那么容易!
从这个方面来看,再一次证明,K签的出现只是方便外国人的入境,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
02
这轮舆情的爆发,主要是引燃了两个大雷。
第一个大雷是“社会公平”。
有人提出K签的出现,是为了照顾早年润出去的哪批人的子女回流,是跟董小姐“4+4”一样开方便之门。
这就犯了常识性错误。
董小姐的身份还是中国人,根本牵扯不到签证上去。
如果那帮人真神通广大到能影响国家政策,他们费那么大的劲,只是图子女入境时办签证方便点吗?他们走啥路子不能把人弄进来啊?
再说了,“4+4”那样的路径,在董小姐知三当三被锤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
高端的玩法,往往是悄无声息就把事办了。至于像K签这样,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硬要运作,根本就说不通。
对社会公平的弦绷紧一点是好事,但是以为皇帝是拿金锄头耕地,就暴露出见识限制想象力了。
另一个大雷则是“民族情绪”。
一次常规的政策调整,却正好赶上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骚操作——要给H1-B签证加收10万美元的申请费。
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印度人。作为油管五常的阿三,可不甘心被美国人摆布。也不知哪个大聪明翻出了中国新增K签的事,迅速被拿来大炒特炒。
印度人这么干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对美国人说:此外不留言,自有留爷去,大不了爷去投老中!。
阿三一兴奋,可把咱们恶心坏了。
国内看到太多阿三移民在美国、加拿大泛滥成灾的报道,甚至连非常保守的日本,都没逃出他们的毒手。
网上开始流传大量有关印度人的阴谋论,其中最恐怖的是说他们打算以婚姻为诱饵,不惜以命换命来谋夺国人财产的“计划”。
应该说,大家对于印度人的警惕有历史与现实的依据,但是明显过虑了。
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外来族群在国内病毒式传播,无论是K签的制度设计,还是社会管理的细化程度,从根上就与国外不同,也不会导致他们的恶劣后果。
所以,没必要杞人忧天。
对于某些国家的防范,大家能想到的,上面同样会想到。
举个例子,在“中国签证在线办理”网站,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印度的三个城市却都是灰的,意味着用不了,必须到线下面签。
把“小心”都直接写在脸上了,阿三想随便进来,门都没有!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理清思路有所帮助。
至于那些硬要乱带节奏混淆视听的,只能说一声保重,上个月可是“清朗”过不少大V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