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一个关键问题始终悬在所有人头顶:俄罗斯到底什么时候会动用核武?其实答案很直白——俄罗斯的核武使用时机,根本不取决于乌克兰,而是看北约和美国敢不敢直接下场。 很多人没看透,这场战争的底色本是斯拉夫兄弟间的内耗。正因为这份特殊渊源,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打击始终留着余地,从开战至今,投入的全是常规武器,哪怕战局胶着,也没把“大杀器”搬出来。更重要的是,战场始终局限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的常规军力连突破俄罗斯边境防线都难,更别说威胁俄罗斯本土安全。 对俄罗斯来说,核武从来不是对付“兄弟”的工具,而是守护本土的最后防线。俄罗斯的核政策早已划下红线:只有当国家生存受到“ existential threat ”(存在性威胁)时,才会考虑动用核武器。乌克兰没这能力,也没这底气,所以俄罗斯犯不着用核武打破平衡。 真正的变量,一直是北约和美国的动作。从最初给乌克兰送单兵武器,到后来提供主战坦克、远程火箭炮,西方对乌援助的“红线”不断后移,但始终不敢跨过“直接下场”和“提供能打击俄本土武器”这两道坎。为啥?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北约军队直接参与作战,或是美国把能覆盖俄本土的武器(比如射程超1600公里的战斧导弹)交给乌克兰,就等于把俄罗斯逼到了“本土受威胁”的红线前。 泽连斯基最近还在频繁喊话,想要美国的战斧导弹,甚至幻想北约能直接派兵。但他显然没看清现实:美国不是不敢给,是根本不敢赌。一旦战斧导弹真的出现在乌克兰,并且用来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后果谁都承受不起——那不是俄乌冲突的升级,而是可能触发核威慑的“潘多拉魔盒”。美国再想拱火,也不敢拿全球安全当赌注。 现在的局势很明确:乌克兰没能力逼俄罗斯用核武,北约和美国又不敢亲自踩红线。泽连斯基要是还抱着“西方会无底线救场”的幻想,继续拒绝谈判、硬扛到底,最终只会让乌克兰承受更多战火。战场不会说谎,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再响亮的口号也没用,不低头妥协,就只能在常规战争里继续挨打,让更多民众陷入苦难。 说到底,这场冲突的走向,从来不是泽连斯基的“自嗨”能决定的。北约敢不敢越界,才是牵动俄罗斯核武按钮的关键,而这个“敢不敢”的答案,从西方反复试探却不敢破线的动作里,早已写得明明白白。
特朗普如何迫使俄罗斯归还乌克兰失地:三个条件特朗普提出的让乌克兰收回所有失地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