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死了!”江苏高铁上,一女乘客因邻座男童长时间踢座位,女子不急不躁,在平板上写下"我讨厌小孩,不要碰我,管不住别带"的字样,而家长不知廉耻不仅不制止,反而怂恿孩子大声读:"最讨厌没有素质的人,看不惯就滚",双方大吵,女子被气哭了,最后只好这么办。 据最新闻10月1日报道,这趟车是从南京开往长沙的,一个女子买的是靠过道的座位,她旁边坐着一个小男孩,男孩的妈妈在最里面。 刚上车没多久,这个小男孩就没闲着,脚一直不安分,不停地踢着前排女子的座位,虽然力气不算特别大,但那种持续不断的震动和声响,让谁都受不了。 女子一开始想着,大家萍水相逢,孩子还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忍了,可这一忍,就是一个多小时。 高铁车厢里本就不大的空间,这种持续的骚扰让人坐立难安,精神也高度紧张,最后,她实在忍无可忍了,但又不想直接开口引发争吵,于是她想了个自认为比较“体面”的办法。 她拿出自己的iPad,在上面打下了一行字:“我讨厌小孩,不要碰我,管不住别带”。 她把平板放在小桌板上,角度对着男孩的妈妈,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对方看到后能管管自己的孩子,她本以为,家长看到这个提醒,多少会有点不好意思,会制止孩子的行为。 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举动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像点燃了一个炸药桶,男孩的妈妈看到平板上的字,脸色立刻就变了。 她没有一丝歉意,更没有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直接掏出手机,以牙还牙地在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最讨厌没有素质的人,看不惯就滚”。 如果只是这样,可能还只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无声较量,但接下来这位妈妈的操作,彻底突破了很多人的认知底线。 她竟然把手机递到自己孩子面前,指着屏幕上的字,怂恿孩子大声地、一字一句地对着旁边的女子念出来!稚嫩的童声,说着最伤人的话,回荡在车厢里。 这一下,女子彻底崩溃了,她本来就性格偏内向,不擅长与人争吵,被一个小孩子指着鼻子这样“辱骂”,背后的主使还是他的亲妈,那种羞辱和委屈瞬间涌上了心头。 她眼泪当场就下来了,想跟对方理论,可嘴巴张了张,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也被这边的动静惊动了,但大家面面相觑,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介入。 最终,还是乘务员闻讯赶来,了解情况后,乘务员为了平息事态,只好给被气哭的女子调换了一个座位,让她离这对母子远一点。 事情就这样以女子的“退让”和哭泣告终,而那个教唆孩子的妈妈,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道歉的话,这件事被发到网上后,网友们彻底炸了锅,很多人都觉得那位妈妈的做法实在太过分。 有网友说:“这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孩子踢座位,你不管,这就是失职,别人提醒你了,你还教孩子骂人,这叫没有教养,这种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是什么样,真不敢想。” 还有人非常同情那个被气哭的女子:“她太可怜了,本来是受害者,想了个自认为最温和的方式提醒,结果反被羞辱,最后还要自己换座位,这算什么事?难道在公共场合,讲道理的人就活该受委屈吗?”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女子在平板上打出“我讨厌小孩”这几个字,本身也带有很强的情绪,话说得有点重,不够理智。 一位网友评论道:“虽然理解她被踢了一路的心情,但‘我讨厌小孩’这句话确实有点地图炮了,容易激怒对方,如果她能换个方式,比如直接跟家长说‘您好,能不能让孩子别踢座位了,谢谢’,可能效果会好很多,现在这样,等于是一点就着的火柴碰上了汽油。” 确实,这件事里,双方的处理方式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女子被长时间骚扰,情绪上头可以理解,但她选择的方式,在对方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而那位妈妈,在公共场合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提醒时非但不反思,反而用更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甚至把孩子当成攻击别人的“武器”,这不仅暴露了她自身的素质问题,更是一种极其失败的家庭教育。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样,今天你教他对着一个陌生人念出侮辱性的话语,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甚至值得炫耀的行为。 那么明天,当他在学校、在社会上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他很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到那个时候,他所要面对的,可能就不只是别人的眼泪和退让了。 公共场合的矛盾,其实往往都是小事引起的,一声礼貌的提醒,一句真诚的道歉,可能就能化解一场风波。 这件事,您觉得谁的责任更大一些呢?是那个被骚扰后情绪化表达的女子,还是那个纵容孩子并教唆孩子骂人的妈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信源:最新闻/鹤城晚报2025-10-1——高铁上邻座男童长时间踢座位,女子用平板留言“讨厌小孩”,反被家长回怼没素质
“社死了!”江苏高铁上,一女乘客因邻座男童长时间踢座位,女子不急不躁,在平板上写
鸿鹄浮歌
2025-10-02 11:35: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