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美国参议院宣布10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再次

晓绿聊趣事 2025-10-02 10:40:43

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宣布

10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再次否决了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这已经是连续两天两党互相否决对方的提案,导致联邦政府终于在10月1日凌晨正式“关门”,这是近7年来的第一次。

参议院两党连续两天互相否决拨款法案,80万公务员被迫休假,国家公园闭门谢客,连疾控中心的疫苗运输都陷入停滞。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比党争更危险的信号:美国政治机器正在失控。

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在参议院仅获55票,离过关门槛差5票;民主党方案则以47:53落败。表面看是预算分歧,实则是两党在医保、移民等议题上的“核按钮”对决。

共和党想冻结《平价医疗法案》补贴,民主党则咬住“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政策不放。

这种僵局早有预兆。2024年12月,国会为避免停摆,曾在资金耗尽前7分钟通过法案;2025年3月更创下“最后一秒拨款”的纪录。

但这次不同,白宫已下令制定“永久裁员计划”,打破过去“停摆即复工”的默契。就像2018年特朗普用边境墙绑架预算,如今两党把停摆当成了政策博弈的筹码。

翻开美国停摆史,1995年克林顿时期21天停摆让民众排队领救济粮;2013年奥巴马医改之争导致16天停摆,国家公园成露天厕所。

但这次停摆的破坏力远超以往。经济绞索:高盛估算每周损失7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3架F-35战斗机的造价。更致命的是,联邦雇员信用卡违约率可能飙升,引发次贷危机式连锁反应。

民生地震:全美3000个食品银行面临断供,孕妇营养补贴停发,得州边境诊所被迫关闭——这些地方本就是社会矛盾的火药桶。

国际信用危机:中国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债出现首笔技术性违约,美元指数单日暴跌1.2%。

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因海关人员休假,入境通道排起3公里长龙;佛罗里达州养老院因资金断档,数百名老人被迫转移。

这些场景让人想起2020年疫情初期的混乱,但这次危机的根源更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美国政治已陷入“为反对而反对”的死循环。共和党议员公开承认:“我们根本没打算通过法案,就是要让民主党难堪。”

民主党则反击:“共和党在绑架国家机器。”这种敌意从国会蔓延到民间,民调显示,68%的美国人认为“对方党派不配执政”。

美国三权分立的设计本应是制衡利器,如今却成了效率杀手。预算案需同时通过参众两院,但两党在各自议院都占据多数席位,导致“否决权滥用”。2024年国会通过327项法案,但涉及民生改善的不足10%。

更危险的是“紧急状态常态化”。特朗普政府去年用行政令挪用80亿美元军费用于修墙,拜登则宣布“气候紧急状态”绕过国会拨款。这种“特事特办”正在掏空制度根基,当规则可以随时被打破,法治就成了空谈。

美国停摆的涟漪正在波及世界。科技供应链:NASA暂停卫星发射订单,导致欧洲“伽利略”计划延期。

金融市场:纽约证交所启动“应急预案”,但比特币单日暴涨12%。地缘政治:韩国担心驻韩美军经费生变,紧急启动“自主国防”推演。气候谈判:美国代表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发展中国家质疑减排承诺。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员紧盯美元汇率波动;在开罗街头,留学生排队兑换日元。这些细节折射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衰减——当自家后院起火,超级大国的全球领导力已成空谈。

美国国债钟显示,停摆首日债务增加48亿美元。联邦快递、UPS等物流巨头宣布暂停部分业务,影响全球20%航空货运。

硅谷科技公司冻结招聘,3万名程序员面临失业风险。中国对美债持仓比例降至14年来最低,日本趁机增持。

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元霸权松动的铁证。当美国连自家政府都养不起时,全球为何还要为其信用背书?

从古罗马的“面包与马戏”到今天的停摆闹剧,人类政治文明始终在效率与公平间摇摆。但美国当前的局面已超越政治博弈,当两党用国家机器互殴时,他们摧毁的不是对手,而是整个文明社会的根基。

历史或许会这样记载:21世纪的美国停摆危机,不是某个政客的失误,而是一个超级大国在制度疲劳中自噬的开端。那些在国会山前举着抗议牌的民众,终将成为埋葬旧秩序的掘墓人。

0 阅读:14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