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严重怀疑,佟丽娅之所以不再婚,不是因为她不想。 陈思诚每周三雷打不动地接儿子朵朵去天文馆,甚至带着新女友一起出现,佟丽娅则在片场随时切换新疆口音逗孩子开心。 他们用这些行动把断了的婚姻编织成了一张牢固的亲子网,而不是互相拉扯的战场。 你要是在《浣溪沙》剧组见过佟丽娅休息时的样子,就知道她手机屏保从来不是自己的剧照,是朵朵举着天文望远镜的侧脸——镜头里孩子笑得露出小虎牙,背景是陈思诚帮着调整镜筒的手。有次拍夜戏到凌晨两点,她刚卸完妆就坐在角落给孩子打视频,电话接通瞬间,一口地道的新疆话就飘了出来:“朵朵,今天爸爸带你看的土星环,有没有像奶奶做的馕上的花纹呀?” 没人比她更清楚,离婚时最该护住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刚分开那阵,朵朵总在睡前问“妈妈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吃饭”,她没说过陈思诚一句不好,只是把孩子的小枕头搬到自己房间,每天讲完睡前故事,再陪着等陈思诚的“晚安电话”。后来陈思诚带新女友见孩子,提前跟她沟通了半个月,她特意找朵朵聊天:“爸爸身边会多一个喜欢星星的阿姨,就像幼儿园里多了个新朋友,你愿意跟她一起看天文书吗?” 佟丽娅的新疆老家,至今留着朵朵的小房间,墙上贴满了陈思诚出差时寄回的星空海报。去年暑假她带孩子回去,陈思诚虽然没同行,却提前托新疆的朋友订好了朵朵爱吃的马奶酒冰棍,还把天文馆的线上讲解课程下载到平板里。有天晚上朵朵指着天上的星星问“爸爸什么时候来”,她直接拨通视频,三个人对着屏幕一起认星座,没有一丝尴尬,只有孩子叽叽喳喳的提问声。 她不是没被问过“为什么不再找”,有次采访时记者追着问,她笑着揉了揉鬓角的碎发:“不是不想,是不敢随便动。”顿了顿又补充,“朵朵现在每天盼着周三跟爸爸去天文馆,盼着周末跟我学新疆舞,这份踏实比什么都重要。要是我找了人,孩子得重新适应,万一他觉得爸爸或妈妈的爱少了,那我宁可不找。” 现在太多离婚的夫妻把孩子当成“筹码”,你争我抢,甚至在孩子面前说对方坏话,可佟丽娅和陈思诚偏不。陈思诚带新女友去天文馆时,会让对方帮朵朵背望远镜;佟丽娅拍古装戏,会特意穿轻便的戏服,方便孩子探班时能随时抱他。他们早就把“夫妻”的身份拆了,却用“父母”的责任,织了张更密的网——这张网里没有怨恨,只有“怎么让孩子更开心”的共识。 有人说她“委屈自己”,可每次看到她朋友圈里朵朵的照片,要么是跟爸爸在天文馆的合影,要么是跟她在新疆草原上跳舞的视频,孩子眼里的光骗不了人。对佟丽娅来说,不再婚从来不是“牺牲”,是她选的“最优解”——比起自己的感情,她更想让孩子知道,就算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也永远会一起爱着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主持人问陈思诚:“你会要求儿子去学很多的特长,或是培养很多的兴趣爱好吗?”陈思诚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