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美国商务部宣布了!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宣布对被列入其“实体清单”等制裁名单的企业,只要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都将自动追加同等制裁。 这可不是简单的制裁升级,简直是急吼吼地玩起了株连九族的老套路,从草案公示到正式落地才用了不到一个月,推进速度快得反常。 以前美国卡中国企业脖子,还只盯着清单上的母公司打,比如制裁某家芯片企业,人家旗下做汽车电子的子公司该进货进货、该合作合作,多少能喘口气。 现在这套新规则一出来,直接顺着股权链往下扒,不管子公司做的是敏感的半导体设备,还是无关紧要的消费电子配件,只要母公司在黑名单上,立马被拽进来一起罚。 就拿半导体行业来说,国内有家被列入“实体清单”的芯片设计企业,它在长三角有个持股60%的封装测试子公司,这子公司主要给手机厂商做配套,跟军事、高端科技八竿子打不着。 按照新规则,这子公司瞬间就成了被制裁对象,以后想买美国的封装材料、测试设备,门儿都没有。更麻烦的是,连那些跟子公司合作的上下游企业都得慌,比如给它供应基板的本土厂商,以后再做生意都得先查三遍股权关系,生怕自己被牵连。 美国商务部嘴上说这是“堵漏洞”,其实就是之前的制裁被中国企业绕开了太多次。前两年某通信企业被制裁后,通过旗下几家持股49%的关联公司照样能拿到关键元器件,气得美国贸易代表在听证会上拍了桌子。 现在搞出“50%红线”,就是想把这种变通的路彻底封死,哪怕是子公司里有一点美国技术成分,都别想再流到被制裁企业手里。 但这招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全球供应链早就盘根错节,哪是说切就能切的。 荷兰阿斯麦的高管私下吐槽,现在给中国客户发货前,得派三组人查对方的股权架构,从母公司查到孙公司,光合规报告就得写几十页,效率掉了一半还多。 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更头疼,他们给中国某家子公司供货多年,现在这子公司因为母公司被制裁要断供,可自家仓库里还堆着几千万美元的货,退也退不了,卖也不敢卖。 中国商务部当天就硬气回怼了,说这是“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的典型”,还放话要“采取必要措施”。 这话可不是空话,之前美国制裁稀土加工企业,中国反手就收紧了稀土萃取技术出口;这次搞株连,说不定接下来就会对美国的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毕竟这类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依赖度不低,真要反制,疼的还是美国自己。 而且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要是再调整美国大豆、玉米的采购订单,美国农业州的农场主们怕是要先坐不住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的企业已经先慌了。硅谷有家芯片设计公司,在中国有个持股51%的合资子公司,专门做汽车芯片。 现在就怕哪天自己被卷入其他制裁清单,连累合资子公司没法运营,已经在偷偷找律师商量要不要减持股权到49%。这种自乱阵脚的操作,简直是给全球产业链添乱。 说到底,美国这招就是黔驴技穷的表现。这几年中国企业早就被逼出了自主研发的本事,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已经达到13.6%,比前一年的11.7%有了明显提升,连光刻机的光学镜片、精密导轨等关键部件都有了技术突破。 现在搞“穿透性制裁”,顶多是让企业多走点弯路,想彻底堵死技术升级的路?根本不可能。 毕竟科技竞争拼的是硬实力,不是玩株连的小聪明。 这波操作下来,反倒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它的霸权嘴脸,以后跟中国合作时,只会更倾向于搞技术自主、搭建独立供应链,算是间接帮中国攒了人脉。 这么看,美国这记“重拳”,到头来可能砸在了自己的脚上。
美方非常愤怒,认为中国在寻找美国市场的替代选择,还扩大了贸易顺差!彭博社报道称,
【36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