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战争胜利的确实是人而不是技术】 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表示:中国过度依赖先进技术,美军可以靠指挥和意志取胜。 德里斯科尔的这番话说白了就是技术被甩开后的无奈说辞,毕竟真要是技术还能压制,谁会主动把 “意志” 摆上台面当主角。 这位美军高官自己都承认,中国的创新能力、博士数量和专利数 “令人难以置信”,连前驻华大使伯恩斯都急着提醒美国 “别低估中国军事实力”,这背后藏着的正是美国对技术优势丧失的焦虑。 就拿当下最受关注的高超音速武器来说,全球早就不是一个起跑线了。按技术水平分四等,中国的东风 - 17 稳稳站在第一等,滑翔段高机动让理论拦截率低于 5%,堪称真正的 “无法拦截” 装备,而且这还是六年前就公开亮相并大规模量产的家伙。 反观美国,从 2019 年起每年砸数十亿美元,折腾到现在也只有技术最简单的 LRHW 刚交付第一枚量产型号,连第二等都没完全站稳脚跟。 更讽刺的是,美国用来突破防御的 “矛” 还没成型,中国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反制装备都已经列装了,这差距可不是喊几句 “意志” 就能补上的。 无人机领域的反转更能说明问题。以前都是各国 “摸着美国过河”,现在风水轮流转,九三阅兵上中国亮出的制空型无人战机,直接把美军逼得加急赶工。 洛马的 “臭鼬工厂” 向来藏着掖着,这次居然主动公布 “维克蒂斯” 概念图,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抄作业 —— 兰姆达机翼、无尾布局全是中国无人机玩剩下的,偏偏还少了全动翼尖这样的关键细节。 短短二十天里,美国五大军工巨头扎堆签合同搞无人僚机,这急吼吼的样子,可不就是被技术突破打蒙了的反应。 要知道中国的无人战机早就不是 “廉价消耗品”,弹舱吸波胶条、柔性蒙皮这些歼 - 20 的成熟技术都下放到无人机上,而美国现在连实机都还没影。 再说回 “人决定胜利” 这个核心,中国早就用实战证明过这一点。抗美援朝时,志愿军 38 军 113 师靠 “铁脚板” 一夜急行军 145 华里,比敌人早 5 分钟赶到三所里,硬生生把南北对进的敌军堵在一公里外,那时候美军的飞机坦克可比志愿军的装备强太多,最后还不是没占到便宜。 还有班长谭秉云,就靠过硬技术和地形利用,单枪匹马把美军第 2 师堵了 8 个小时,这就是 “人的作用” 最生动的体现。 现在中国军队的指挥体系和训练水平早就今非昔比,但从未丢掉这种战术智慧和战斗意志,反而和先进技术结合得更紧密。美军现在提 “意志取胜”,殊不知中国早就把 “人和技术” 捏合成了整体,这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地方。 美国追不上的根本原因,还藏在制度里。德里斯科尔自己都坦言,中国能着眼长远、容忍短期阵痛,而美国被政治周期捆住手脚,只能盯着短期利益。 中国搞技术突破是 “多条路径齐头并进”,一旦突破就能迅速量产,比如高超音速武器从亮相到列装的速度,美国连模仿都跟不上。 反观美国军工,项目延误、超支成了常态,工业制造能力跌到谷底,就算某天突然搞出技术突破,也没能力大规模生产。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技术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工业体系、人才储备深度绑定,每年培养的军工相关博士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专利数量更是连续多年领跑,这种底蕴可不是靠临时抱佛脚能追赶的。 所以说,美军强调 “意志” 本质是技术焦虑的遮羞布。中国既有人的战术智慧和战斗意志,又握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还能把技术快速转化为战斗力,而美国不仅技术落后一截,连量产能力和长期布局都跟不上。 这样下去,别说追赶了,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技术支撑的 “意志”,在现代战争里终究是空谈。
【决定战争胜利的确实是人而不是技术】 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表示:中国过度依赖
康安说历史
2025-10-01 00:45:01
0
阅读:14
简单的爱
美国望着岑中夠不着葡萄说它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