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杨宇霆被张学良处决后,他的亲信李景明和王子明便立刻反水,霸占了杨家财产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29 20:45:18

1929年杨宇霆被张学良处决后,他的亲信李景明和王子明便立刻反水,霸占了杨家财产60余万元,然而这一消息被张学良得知后,他却怒不可遏,决定为杨宇霆家人主持公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杨宇霆这个人,在奉系的地位绝对不一般,他出身农家,少时并没什么机会,靠着一点脑子和一股倔劲,硬是从村塾一路考到秀才,后来,科举没了,他又转向日本求学,最后回国进了张作霖的队伍,东北军工厂、兵工厂、海军、铁路,这些大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老东北人说起奉军能打,张作霖能称霸,都少不了要提一句“杨宇霆帮了大忙”。   但人有本事,难免脾气也大,杨宇霆的性格,带着点乡下人的直接,平时说话做事不太把年轻人放在眼里,张作霖在世时,杨宇霆是左膀右臂,人人都敬三分,等到张学良上台,杨宇霆还是那副老资格的派头,见了新主子也不太当回事,常常直呼小名,对少帅的威信毫不买账,东北军中的老人都知道,两人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权力交接期,最忌讳的就是这种“老臣不服新主”,张学良虽是年轻,但心气不低,他身边不少人劝他得管管杨宇霆,否则难以服众,其实在张作霖去世前后,杨宇霆已经多次和张学良在军事和政务上顶牛,有好几次会议上闹得不欢而散,奉军不少年轻将领私下都觉得,杨宇霆这一套老派作风,是时候收一收了。   终于,风暴来了,1929年一月,帅府老虎厅里,杨宇霆和常荫槐被当场处决,消息传开,奉天城上上下下都知道,东北变天了,有人说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有人感慨杨宇霆的结局,也有人想起他那些年做过的大事,心里五味杂陈。   但真正让人唏嘘的,还不是杨宇霆的死,而是他死后发生的一连串变故,杨宇霆生前身边最信得过的两个人,一个是副官李景明,一个是账房王子明,外人都觉得他们是杨宇霆最忠实的追随者,见人总说“杨督办对我像亲兄弟”,杨宇霆下葬那天,这俩人在灵堂前痛哭流涕,真真假假,外人也分不清,但等到葬礼一过,杨府里就起了风波。   就在杨家人还沉浸在巨大打击和哀伤里时,李景明和王子明已经悄悄合计,把杨宇霆的保险库撬开,里头金银财宝、地契票据、还有整整六十多万大洋的现金,全都被卷走,要知道,那会儿北京一套四合院也就两三千块,这笔钱搁在今天也是天文数字。   这俩人还不算,抢完财产后,竟然把杨宇霆的家人赶到偏僻的小院,自己占了主宅,杨家的老管家见状,气得直哭,觉得杨宇霆辛苦一辈子,死后竟落得个被亲信抢劫的下场,街坊邻居也议论纷纷,都说“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没想到会凉得这么快。   这边杨家鸡飞狗跳,那边李景明和王子明已经在酒楼里搂着戏子,花天酒地庆祝发财,有人说他们还炫耀说:“杨督办再本事,不还是被我们收拾了?”这些话传到张学良耳里,终于把少帅彻底激怒了。   其实张学良杀杨宇霆,更多是出于政权稳固的考虑,他对杨宇霆有敬有畏,但绝不能容忍下属趁火打劫,毕竟,张学良可以和杨宇霆斗,但对杨家的孤儿寡母下手,已经触碰了做人底线,更何况,这种丑事如果传开,外界只会觉得东北没了规矩,张家威信扫地。   张学良当即拍桌子,命令卫队带兵把李景明、王子明抓了回来,那天奉天城的茶楼酒馆还在议论这两人多精明,晚上就见他们被五花大绑押进帅府,钱财也被搜出,八口大箱子,银元、珠宝、古玩,连杨宇霆最喜欢的翡翠白菜都在里面,两人一开始还想狡辩,说钱是杨宇霆生前欠的工资,张学良气得直接扔镇纸过去,质问他们一个月八百大洋的薪水,怎么可能欠出六十万?这下再没人敢嘴硬,磕头如捣蒜,把过程全招了。   张学良最后把追回的全部财产交还给杨家,自己还贴了五万块抚恤金,随后,他亲自去杨府看望遗孀,还安慰说以后有事可以找他,有些人说张学良这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活,也有人觉得他虽手段狠厉,但至少守住了做人底线,东北的老百姓议论得最多的一句是:“杀人是公事,抢钱是私仇,能分得清这一条,不容易,”   这场风波后,奉天城议论纷纷,有人说张学良杀得干脆,收尾漂亮,既立了规矩,又保了名声,杨家的日子虽然不如从前,但凭着退回的家产,总算没落到街头,杨宇霆的儿子也得了机会,后来听说还去了日本读书,只是,这些都成了历史的注脚。   事后回头看,杨宇霆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农家苦孩子到奉军权臣,靠的是本事和机遇,但他性格太刚,也难免在大风大浪里被拍倒,有人说他不知进退,也有人觉得乱世无常,谁都难保始终,东北军阀的故事,总是伴随着权力、背叛和利益的交换,杨宇霆的结局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1]吴斯伟.杨宇霆督办东三省兵工厂的贡献及局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81-85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