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生前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结了'联合国军',依旧没有阻挡中国志愿军的势如破竹,毫无疑问,中国是最大的赢家!但,美国却并不是最大的输家!” 1950年的朝鲜半岛,战火几乎烧到鸭绿江边。美国出动了全国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近半数海军,还拉上16国组成“联合国军”,把除原子弹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全搬上了战场。他们完全没把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放在眼里,无视周恩来通过印度大使发出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毛泽东做出了出兵的决定。这个决定背后,是新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底线坚守。基辛格后来在《论中国》里说得明白,毛泽东有充足理由认为,若不在朝鲜挡住美军,迟早要在自家领土上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用最简陋的装备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对手。 这场战争打得有多惨烈,胜利就来得有多震撼。志愿军在长津湖的严寒里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在上甘岭用血肉之躯顶住数万发炮弹的轰击。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机枪射口,这些牺牲换来了实打实的战场主动权。 短短八个月,志愿军连续发起五次战役,硬生生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后来哀叹,这是一场在错误地点、错误时间和错误对手打的错误战争。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陆军司令官。 基辛格对这场胜利的分量看得极准。他在书中明确写道,朝鲜战争让中国在几十年软弱挨打后获得精神重生,确立了新生政权作为军事强国的地位。这一战,彻底打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扫清了国内残存的崇美恐美思想。 毛泽东晚年接见基辛格时,提起联合国给中国扣的“侵略者”帽子,坦然说这是“无上荣耀”。这份底气,正是志愿军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新中国用一场立国之战,换来了此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周边国家再也不敢轻易觊觎。 美国在这场战争里确实输了。它输掉了二战后不可一世的光环,输掉了对亚洲局势的绝对掌控力。但基辛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看透了这场战争背后更大的棋局,指出美国并非最大输家。 这个最大输家的头衔,其实该落在苏联头上。斯大林最初对朝鲜开战持观望态度,后来虽答应支持却始终不肯直接参战。俄国冷战史专家祖波克的研究显示,斯大林当年在联合国故意投弃权票,就是想让美国陷入亚洲战场的泥潭,为苏联巩固欧洲势力争取时间。 苏联的算盘打得精,却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它鼓励盟友冲锋陷阵,自己却躲在幕后,这种做法严重透支了盟国对它的信任。基辛格敏锐地指出,苏联的投机行为,反倒彻底激起了美国与苏联抗衡的决心。 美国战后迅速调整战略,大力加强军备,还牵头成立了北约,把更多欧洲国家绑上对抗苏联的战车。苏联原本想借战争消耗美国,结果反而促使西方阵营空前团结,自己的战略空间被大幅压缩。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这场战争彻底摆脱了对苏联的依赖。毛泽东两次顶住斯大林的压力,一次是1949年打过长江统一中国,另一次就是1953年决定在三八线停战,完全根据中国自身利益做出决策。 苏联看似坐收渔利,实则输掉了整个亚洲的战略主动。中国用一场胜利赢得了世界敬畏,美国虽败却凝聚了西方阵营,只有苏联,既没拿到实际利益,又丢了盟友信任,还亲手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东方对手。 基辛格2005年访问中国时,特意要求参观“杨根思连”,临走写下“愿中美两国永远不兵戎相见”的留言。他太清楚那场战争的意义,中国用胜利赢得了尊严,美国用失败学到了教训,只有苏联,成了那场大国博弈里最彻底的失败者。 这场战争早已证明,真正的胜利从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靠直面挑战的勇气。中国赢在敢于亮剑,美国输在傲慢轻敌,苏联败在精于算计却失了人心。基辛格的论断,就是对这场战争最精准的盖棺定论。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正义的胜利 和平的胜利 人民的胜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生前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结了'联合国
史鉴奇谈
2025-09-29 11:00:34
0
阅读:27